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7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大兴安岭采访森林火灾现场归来,有人问我,在扑火前线我吃什么?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5月15日,塔河县城挂起了黄旗。这是林区禁火的信号。在黄旗没有降下的日子里,全县一律禁止生火。我住的小旅馆也不例外。凌晨一点多,我发稿回来,一头栽在床上睡着了。醒来时,又渴又饿,忙向旅行包里掏饼干,一手抓到的,却是毛茸茸的小东西,定睛一看,两只小老鼠正在饱餐。我吓得喊了起来。服务员听见喊声,还以为是火来了呢。后来知道是小老鼠钻进包里觅食,一个男服务员一下子把它捏死。  相似文献   
2.
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早已被扑灭,关于这场火灾的宣传也早已结束。但是,有关这次火灾采访报道的成功与不足,经验和问题,却引起新闻界部分同志的浓厚兴趣,引起人们的颇多议论。人民日报记者魏亚南、中国青年报记者李伟中、经济日报记者隋明梅合写的《时代呼唤着新闻改革——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报道的启示》一文,不仅简略谈到了他们在火灾现场采访报道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阻挠,而且提出了需要有关方面解决,同时也需要新闻界自身在改革中解决、探讨和改进的问题。现将这篇文章发表于后,希望读者尤其是新闻界的同行们一读,并在新闻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有所新的探索,有所前进。  相似文献   
3.
一位名人曾经说过,我们塑造了自己的房屋,反过来,房屋也朔造了我们。“多而不用大而不当”1992年,浙江温州农民张某一家三门高高兴兴搬进新建的一陈三层小楼,不久全家人就发现这楼 有点儿不对头——每天都有东西不翼而飞,检查楼上楼下几十个门窗从没发现窃贼踪迹。三个月后那个梁上君子走下房主生活的一、二层做案时被抓住——他竟然在这小楼的三层上足不出户有吃有喝过  相似文献   
4.
1991年初夏夜的湖南宾馆,庞廷福已睡下两个小时了,他的同事李天斌手拿录音机走近他床头,“阴谋”是录下他的鼾声和梦语。旋即他便发现自己该备一摄像机录下老庞的睡姿,不,是睡中的双眼——眼皮高频率地抖动,眼珠快速而不断地转动。“这说明他根本没睡着。”李天斌将语调转向严肃,“你是不知道,老庞操老心了,总是忧国忧民的。我发现他跟人聊天说笑时,突然眼珠子就直了,不转动了。干什么?想问题呗。”  相似文献   
5.
从大兴安岭采访森林火灾现场归来,有人问我,在扑火前线我吃什么?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5月15日,塔河县城挂起了黄旗。这是林区禁火的信号。在黄旗没有降下的日子里,全县一律禁止生火。我住的小旅馆也不例外。凌晨一点多,我发稿回来,一头栽在床上睡着了。醒来时,又渴又饿,忙向旅行包里掏饼干,一手抓到的,却是毛茸茸的小东西,  相似文献   
6.
“焦糊的土地,黑色的森林,变形的尸体和数万需要重建家园的灾民。”当我把灾难中的大兴安岭端到经济日报的上百万读者面前的时候,我自己却被说成“幸运者”。的确,这火,对于社会是极大的不幸,但是,对于采访这场灾难的我,却是极大的幸运。 5月11日,星期一,下班后一小时,我终于得到报社编委会的最后通知:我被批准去大兴安岭火灾现场采访了。和我同去的还有文字记者赵健、摄影记者王厚林,我们到哈尔滨与驻黑龙江记者卢锡光汇合,共同前往扑火前线。跑步冲出办公楼,飞身上了自行车,一口气奔回家,想找点什么有用的材料。但很快我丧了气——翻遍了所有的书柜书箱,没找到一点关于森林山火和大  相似文献   
7.
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早已被扑灭,关于这场火灾的宣传也早巳结束。但是,有关这次火灾采访报道的成功与不足,经验和问题,却引起新闻界部分同志的浓厚兴趣,引起人们的颇多议论。人民日报记者魏亚南、中国青年报记者李伟中、经济日报记者隋明梅合写的《时代呼唤着新闻改革——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报道的启示》一文,不仅简略谈到了他们在火灾现场采访报道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阻挠,而且提出了需要有关方面解决,同时也需要新闻界自身在改革中解决、探讨和改进的问题。现将这篇文章发表于后,希望读者尤其是新闻界的同行们一读,并在新闻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有所新的探索,有所前进。  相似文献   
8.
(一) 新闻发布会之后,记者们相互介绍:这是著名记者某某,这老兄便是大手笔某某,等等。知道知道,久闻大名——绝无瞎捧之意,确实在报上、广播里经常看到和听到他们的名子。然而,面前这一位,介绍人称“中央台的杨青”的女士,我却不曾读到或听到过她的名子。看介绍人对她极其敬重的神情,可以认为老杨是被列入“著名”之列了,但我翻遍了脑袋的所有角落,终无法调出关于“本台记者杨青”的声音记忆。也许她习惯用笔名吧——不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