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深圳科图自动化新技术应用公司开发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Ⅱ2.0在我馆的运用已近二年,笔者就ILASⅡ2.0采访子系统在我馆的使用情况作粗浅的介绍和分析,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韩世杰 《大观周刊》2012,(41):14-15,10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值此普天同庆之际,回首我党90年来所走过的风雨历程,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和缔造者之一的陈独秀先生理应是值得后人纪念和缅怀的。但学界关于如何评价陈独秀先生的历史功过这一问题,一直以来都不曾达成共识,甚至有些学者还曾怀疑陈独秀到底是不是共产党人。这一重大学术问题的答案,恐怕只能从真实的历史史实去录求。基于此,本文则试图主要从陈独秀先生的独立立思想这方面来探析这位在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上均举足轻重的人物之功过是非,还历史以长来面目,给斯人以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3.
关于北洋直系将领吴佩孚之功过是非,史学界已有定论。大多学者认为,吴氏是反动军阀,与同时期的其他军阀并无区别,是人民的敌人,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障碍。但若依吴氏一生而论,吴氏与其他北洋军阀相比确有其实质性的区别。同时,若从吴氏一生的私生活方面而言,所表现出的也是一种学者或文人的洁身自好,具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道德理念。所以对吴氏之评述,不应再以传统阶级斗争之史观述之,而应做全局统筹分析,将其还置于历史大环境之中,客观而公正地予以评述。  相似文献   
4.
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顶级的文化巨匠,也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诗人、作家、戏剧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曾在诸多学术领域纵横捭阖,功绩颇丰,创立了一座又一座不朽的学术丰碑。但建国后他却文风大变,一改往日的学术精神,并大搞个人崇拜,甚至还曾写过一些极端吹捧拍马的文章与诗作。究竟是何原因造成了郭沫若在建国后学术风骨的突变,这背后又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因素。文章从主客观两方面对此问题予以探究,即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与郭氏个人之学术品德,进而着重分析郭氏在建国后的学理思路。  相似文献   
5.
1912年3月11日,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爆发了辛亥革命的最后一次起义——著名的秦州起义.在甘肃响应辛亥革命而爆发的众多起义中,秦州起义是影响最大的一次起义.起义后,甘肃开始隶属中华民国管辖,中国由此真正实现了共和.秦州起义理应是中国近代史和中华民国史研究领域内的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中国近代西北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学界对秦州起义的研究还不甚深入,国人对此事件也知之甚少.本文欲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探析,揭示其伟大的历史功绩,让国人更多地了解其前因后果与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大国,拥有一切主权国家的表征,可战后因清政府的战败,中国便开始丧失一些重要的国家主权,相应中国社会的性质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那么自此之后中国社会到底该如何定性,近代中国又是一个怎样的社会。这一重大社会课题,历来众说纷纭,始无定论,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国人才逐步弄清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