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广播剧又称为“用耳朵听的戏”,在媒体的变迁中,经历了由兴至衰的演变,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却借媒体融合之势实现了新的发展。当下网络广播剧的兴起,提高了受众听觉体验的交互性和沉浸性,作为一种“伴随性音频”“具身性消费”和“情感性交互”的声音艺术,构造了一种独特的“声音景观”。受众在“听觉转向”过程中获得情感的认同,并在虚拟空间得以延伸,以“具身”代替“身体”,在这一过程中,广播剧不但需要关注“什么声音”,更要关注“如何听”,关注不同人群的“声音需求”;不但需要关注声音景观的建设,更要关注声音景观对于形塑生命、形塑生命共同体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国家、社会的未来,其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响其发展,换句话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影响国家、社会的发展。就我国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形势来说,越来越多的高校都相继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而这门课程也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环境以及培养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关键途径,正是因为这样,各大高校必须给予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指称是人类认知的基础,在新闻语言中,对一个国家间有争议地区的地名,究竟是称为"独岛"、"竹岛"、"独岛(日本称为‘竹岛’)"或"竹岛(韩国称为‘独岛’)",这不仅仅是如何有效地坚持新闻语言客观性的问题,也是如何准确而恰当地表达新闻立场与话语权利的问题,更是一个如何维护国家利益的问题。从对1946—2012《人民日报》的语料库的分析出发,可以看到,有争议地区地名指称形式的语用原则应该遵循"新闻客观"、"国家利益"、"语用有序"三大原则,以及"原叙转述分别"、"行为主体与行为匹配"、"间接引语直接引语分别""标题正文分别"等具体准则。  相似文献   
4.
当前新闻反转报道事件发生率越来越高,公众对于媒体公信力的质疑之声日渐严重。新闻媒体行业亟待找到反转报道形成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规制避免出现反转报道,提高新闻媒体行业责任感,同时增强行业自律。对此,本文结合现状分析了新闻反转报道的形成机制,并从媒体、受众和社会维度入手,探讨了新闻反转报道的规避策略,以期为新闻媒体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