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11月23—24日,第十一届琉球中国关系国际学术会议在日本琉球大学召开。来自日本冲绳县历代宝案编辑委员会、日本冲绳县立艺术大学、日本大学、东京大学、琉球大学、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福建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台湾中山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  相似文献   
2.
高换婷 《北京档案》2003,(10):46-47
位于北京北海公园内的"琼岛春阴"是燕京八景之一.身临其境会由衷赞叹这座皇家园林艺术的魅力,而令人流连忘返.然而游人也许想不到这里曾发生过一件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正大高玄殿位于北京故宫外的西北角景山西街的南口西侧,迄今已有470余年的历史。本讲就围绕这座明清皇家御用道观,讲讲明清时期这里发生过的那些事儿……嘉靖皇帝修建大高玄殿缘起明朝永乐皇帝修建紫禁城时,在皇宫内已建了两座道家宫殿,一座是玄穹宝殿(位于紫禁城东六宫东),一座是钦安殿(位于御花园正中)。明朝皇帝特别是嘉靖皇帝经常在殿中举办各种祭祀、道场。  相似文献   
4.
高换婷 《历史档案》2003,(3):91-95,101
宗室人口迁移是清朝皇族人口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嘉庆年间闲散宗室大规模的迁移行动,缘由复杂,举措周详,颇有影响。本文就此试作述评。  相似文献   
5.
永定河是流经北京的最大河流,有"北京母亲河"之称。历史上永定河汛期洪水肆虐,裹挟泥沙,威胁京师安全。清代各朝皇帝均关注和积极治理永定河,馆藏军机处、宫中全宗档案中保存有大量相关档案史料。现将光绪年间治理永定河汛灾部分奏折、奏片、上谕编选刊出,内容包括永定河汛灾对京城及周边地区的破坏情况,官员治理永定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位于北京西郊的封建帝王的宫苑———颐和园是著名的皇家园林。其建筑艺术之优美,为中外建筑大师所仰慕。这里曾经不但是帝后休闲游乐之所,又是帝后政务活动中心之一。民国建立以后,这座园林仍归逊清皇室所占有。根据民国优待皇室条件,北洋政府准备把颐和园作为逊清皇室永久居住之地,规定清帝退位后先暂时居住在紫禁城,日后移居颐和园。但当时在帝制已被废除的形势下,各界人士强烈要求将颐和园辟为公园对外开放。为此,北洋政府不得不下令,允许部分中外著名人士和团体有限制地入园参观,但园林的管理仍由清室负责。同时规定,凡中外人士参观颐…  相似文献   
7.
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的国门被英帝国主义的大炮彻底打开了。清朝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但许多人可能还不知道,条约中大部分内容已是老调重弹了。在条约签订的半个世纪前,英国政府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华就曾向乾隆皇帝提出过相同的要求,当即遭到严厉驳斥和拒绝,  相似文献   
8.
嘉庆十五年(1810年)的一天,清官内务府官员在检查库存人参时发现近些年收购的官参中竞掺杂有大量的秧参,甚至掺有铅块,实为怪事。秧参即是人工将幼小野参苗移植栽种培育长大,而非自然生成的参。不言而喻,这种秧参的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与野生参有着天壤之别。有谁胆敢在天皇老子的眼皮底下捣鬼,搞偷梁换柱的把戏?清廷即刻立案展开追查,结果挖出了以吉林将军秀林为首的一系列官商勾结的贪污大案。  相似文献   
9.
清代文书档案副本制度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想通过研究清代文书档案副本制度的建立、发展和意义 ,以达到分析和鉴定文书档案的成分和价值 ,更好地管理和使用清代档案 ,从而促进古代文书档案文本制度的研究 ,填补古代文书研究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
一、花园的修建及珍藏。建福宫花园,位于紫禁城的内廷西六宫之西北部,俗称西花园。乾隆七年(1742)开始兴建,乾隆二十八年(1763)竣工。花园占地4000多平方米,园内建筑以延春阁为中心,北有敬胜斋、吉云楼;西为碧琳馆;西南有静室;南有略呈月牙形的堆山、玉翠亭;东有游廊;东北有静怡轩、慧曜楼;东为建福宫、抚辰殿等。建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