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1.
教师网络社群已逐步成为促进教师网络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反思的效率,增强教师研究的归属感,并能够转变教师的工作精神。建构优质、高效的网络社群,需要提高参与教师的交往理性,围绕教育问题展开社群探讨,重视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综合运用多种交流形式,制定激励性管理与评价机制,增强网络社群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凤城六中的教学改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拥有自信和成功”为导向,以“课前活动由学生组织、主持,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课中让学生自学,让学生交流、讨论,让学生展示,鼓励学生质疑、解答”等一系列教改措施为抓手,着力把课堂从以教师为主体的“多教”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学”。课堂改革鼓励学生互动,小组合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这不仅仅是课堂时间分配和课堂组织结构上的变革,它更深层次地蕴涵着“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4.
新加坡从2005年起旗帜鲜明地将“少教多学”理念作为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为了促进“少教多学”教育改革的实施,新加坡教育部在政策上为教师和学校领导者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并给予学生更多的灵活性及自主选择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2009年第5期发表了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先学后教,少教多学:构建中国自己的教育学》一文,文中提出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少教多学,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该文在读者中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老师们既非常关注这个话题,又对“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不无误解、质疑和困惑。为此,笔者将其整理归纳,一一进行阐释,力求能够有所回应,以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