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读报随记     
读报,有所感,随手记之,近得三则。负负不能得正有人为检验医院服务态度和医疗质量,使出个“绝招”:把茶水作尿样,向多家医院送检,看你得出什么结论。结果自然是五花八门。一家媒体“抓”住此事,“炒”得“火热”,一时间,这家医院不负责任,那家医院水平低下,传的沸沸扬扬。可是,人们不禁要问:你送的既是“尿样”,医院按“尿样”对待,  相似文献   
2.
魏艾民 《军事记者》2011,(10):62-62
标题所问,是近来看到一篇文章引起的。该文的标题是《蒋介石大喊"毛主席万岁"》。现将其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开头部分,全文摘抄如下:谁是第一个喊"毛主席万岁"的人?有人说是1949年3月,毛泽东设宴款待黄炎培等20多位知名人士,第二天毛泽东与黄炎培畅谈,  相似文献   
3.
近来,在《新乡解放历程》一书中,看到1948年11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一条消息,记述了笔者所在地区部队的战斗活动。事隔55年再看到它,自然感到很亲切,也很激动,由此联想到一次战场读报用报的往事。 1948年,笔者所在的豫北军分区基干一团,活动在被国民党40军盘踞的新乡市以东地区。那时我军在各个战场上节节胜利,但在当地,由于刘邓大军  相似文献   
4.
北宋的王安石和明朝的张居正,是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两个著名改革家,前者还受到过列宁的称赞。他们改革的目的都是为补救当时千疮百孔的朝政,改革都得到两位都称之为“神宗”的年轻皇帝的支持,改革的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改革的道路同样多难、坎坷。最后都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5.
豫北封丘县.沙多地薄,算不上富裕。可是.“穷庙富方丈”的“魔方”照样缠它。近来看到个资料.前几年在这里担任过县委书记的李某.创造了两项纪录:一是贪污受贿数量惊人。人民币1276万元.另有美元欧元各8000元;二是受贿分为1575次.可谓“碎步快跑”:还装模作样。主动向廉政账户上缴60多万元.以小掩大,算得上“聪明绝顶”。  相似文献   
6.
7.
对一个生于贫穷农村的少年说来,“办报”,那是高不可攀的。1947年秋,笔者刚满14岁,参军后在当时的冀鲁豫军区四分区教导队受训,见到分区政治部出版的八开油印小报《前锋报》。报纸一来,班长就读给大家听。报纸虽小,但内容丰富,有前方打胜仗的消息,有好人好事,还有卫生常识,如怎样捉虱子,如何防疥疮等。版面也很活跃,有配画,有时还套红。大家对办报的人都很羡慕。1948年初春,我调到基干一团做宣传员,有时就从《前锋报》上找宣传材料。不久,三连一个战士受不了苦,开了小差,过几天,他母亲把他送回来,并当众训斥儿子,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海军报的宣传中,外事活动的消息是常见的。这种报道,必须严肃、严谨,但在表现形式上,容易造成程式化、呆板。《美海军陆战队司令来访》(《人民海军报》3月17日),改变了常用的写法,虽然只是一篇200多字的短文,却显得充实、丰满而有文彩。一是比较自然地运用了形象化的语言。“海军仪仗队和着雄壮的军乐,用脚步掀起有节奏的‘涛声’”,不但描绘了海军仪仗队的雄姿,而且联想到海洋。二是巧妙使用背景材料。在“海军仪仗队向……将军致意”的一句中,加进了这位将军的历史,这比在消息末尾再介绍人物的历史情况显得自然。三是尽量避免套用常见的象“奏两国国歌”这样的句子,虽也简明、扼要,但读来总觉平淡。这次写为“海军机关办公大楼前先后响起  相似文献   
9.
在有的人看来,西方的新闻记者似乎是最自由的,好像看到什么就可以写什么,愿意怎么发表就怎么发表。其实并非那么回事。50年前,因一篇短消息提前几小时发表,惹恼盟军最高司令官艾森豪威尔,以致记者丢了饭碗。《世界新闻史大事记》一书,在“1945年”一章,记载了这件事,可见新闻史家对此事的注意。其实,事情本身并不复杂。美联社记者艾德华·肯尼迪,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是美联社驻西欧前线主任,活跃在盟军对德作战的西方战线。此人是赫赫名家,曾报道过西班牙内战,德国侵占苏台德地区、北非战役、盟军在西西里和意大利的登陆战,写…  相似文献   
10.
魏艾民 《军事记者》2008,(12):56-56
改革开放30年,走过这个全过程的各个年龄段的人,各种职业的人,都会从自己的经历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我,一个新闻老兵(曾任解放军报社副总编辑——编者注),上世纪80年代末,在解放军报社夜班处理一件稿件的经过印象很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