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9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浙江诸暨人。元末明初文坛领袖。他一生主要以诗名世,但同时又是一位辞赋大师,并且他最先是以辞赋知名于世,他最早梓行的作品也是赋集《丽则遗音》,只是由于后来被推尊为"一代诗宗",其赋名反被诗名所掩。事实上,从赋的发展历史来说,元延祜以后的半个世纪也可称为赋的繁荣时代,它的文化背景是"设科取赋",其  相似文献   
2.
汤显祖生活于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这个时代,在政治上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在哲学上却是一个思考的时代。汤显祖不是一位哲学家,既没有系统的哲学论著,也未构成完整的哲学体系;但他却是一位极富于哲学思考兴趣的文学家、戏剧家。面对时代意识的巨大变异,汤显祖一生都在进行着哲学思考,并力图付诸他的政治实践和文学实践。他的戏剧创作不仅受到了他的哲学思想的指导,而且是他进行哲学思考的继续和深化。因此,考察汤显祖的哲学思考,对于认识《临川四梦》的立意主旨和艺术奥秘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汤显祖的哲学思考中,关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探讨并不太多,但他对于人性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探索却是终身不懈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情”的理论,其主情的思想倾向实际上与中晚明人性解放的哲学思潮是一致的。不过,由于汤显祖个人的特殊经历和儒佛道思想给予他积极的和消极  相似文献   
3.
年谱在我国传统学苑中,实属大族之一。它是一种以谱主为中心,以年月为经纬,比较全面细致地肿叙谱主一生事迹的传记体裁。读者藉此可以了解谱主的出处进退、赋性志趣、思想著述、亲友关系、师徒传承等等。所以鲁迅先生说:“编年有利于明白时势,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的。现在新作的古人年谱的流行,即证明着已经有许多人省悟了此中的消息。”(《且介亭杂文·序言》)孙德谦先生甚至称誉年谱为“最得知人论世之义”(《古书读法略例》)。笔者最近读到的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的《新编明人年谱丛刊》,就是传统学苑中绽开的一…  相似文献   
4.
论《吴越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言长篇历史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吴越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言长篇历史小说黄仁生自《隋书·经籍志》首先把《吴越春秋》著录在“杂史类”以后,中国古代学者几乎都把它看作是一部历史著作,只不过偶尔也有“别史”、“古史”、“霸史”之称而已。元代徐天祜实际上也是把它作为一部“最先出东都,...  相似文献   
5.
6.
王书奴在《中国娼妓史》中认为中国妓女起源于殷商的女巫,并且把那个时代称为“巫娼时代”。本文从具体史料出发,辨正了中西妓女起源的异同和中国妓女起源于宗教性的巫娼之说。  相似文献   
7.
汤显祖是明代一位极富于哲学思考兴趣的戏剧家。他的戏剧创作不仅受到了他的哲学思想的指导,而且是他进行关于人的哲学思考的继续和深化。他站在时代哲人的高度,充分发挥文学家的天才,匠心独运地把哲学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表现融为一体,从而使“临川四梦”以一种独特的风格卓立于世,其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都登上了时代的高峰,并对当时和后代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早从哲理角度探讨“临川四梦”立意主旨的,是与汤显祖同时代而稍后的王思任,他说:“其立言神指:《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紫钗》,侠也;《牡丹亭》,情  相似文献   
8.
凭借汉籍的传播,公安派曾对日本江户文学产生过深远影响,并且这些汉籍的诸种版本大多都完整地保存至今,尤其是公安派主将袁宏道的著作在日本现藏甚多,但其中有二种万历刻本为真赝相杂之作,就其真信以及这种赝书现象本身进行考察,将有助于与此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论公安派副将江盈科的文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晚明文学革新运动中,江盈科实际上是作为公安派的副将而与袁宏道互相唱和。他的文学主张是针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倾向而发,大致与宏道同调,但也有其独到认识:一是阐发袁宏道所倡“性灵说”之旨,另立“元神活泼说”与之呼应;二是反对尊古卑今,主张代各有文,但对前后七子并不一概否定;三是痛诋模拟剽窃,强调个性独创,以贵真、重趣、崇实、尚奇倡变和主张信腕信口、不拘格套为其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10.
《吴越春秋》作为首部长篇历史小说的思想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越春秋》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其思想内涵颇为丰富。作者赵晔立足于东汉初年的社会现实反思吴楚和吴越之争的历史,主要以申明复仇报恩之义、弘宣忠信仁义之道和探讨兴衰成败之理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开创了中国长篇历史小说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