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徐复祚(1560—1629以后),字阳初,别号阳初子、洛诵生等,江苏常熟人。南京刑部尚书徐栻之孙。少年时曾随祖父任,游历稍广。祖父没后,家内多有变故,一生亦多曲折,终生未取功名,晚年尤处贫窘。他曾别号破悭道人、休休生、三家村老、忍辱头陀、悭吝道人,可见他处于怎样艰辛的生存环境之中。徐复祚是晚明重要戏曲家与戏曲理论家,著述甚富。尝仿《辍耕录》,作《三家村老委谈》三十六卷以记当代见闻,未及刊行而散佚。清乾隆间郡人王元傅仅从其族孙访得六卷;嘉庆间黄廷鉴又访得稿本残册二卷,汇为八卷,题《花当阁丛谈》,刊于《借月山房汇钞》。近人邓实从中辑得有关戏曲文字,与所辑何氏曲  相似文献   
2.
黄仕忠 《文化遗产》2016,(5):108-112
《双忠记》旧说由浙江武康人姚茂良字静山所作,为成化间作品,而作者生平无可考。今考为浙江海盐人姚能字懋良号静山所作,武康当是姚氏祖籍。姚能为弘治间人,"少习举业,屡不利,弃去攻医。好吟咏,每谈论,压夺满坐"。晚号玉冠道人。著有医书三种。其经历与《双忠记》开场自叙"士学家源,风流性度,平生志在鹰扬。命途多舛,曾不利文场。便买山田种药,杏林春熟,桔井泉香",亦相符合。此剧受《五伦全备记》《香囊记》的影响,《香囊记》当撰于正德十年(1515)之后,此剧的创作时间,亦应相去不远。此剧对海盐腔之兴盛发展的影响,需要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元刊杂剧三十种"①题目标有"古杭新刊"、"大都新编"等词,表明它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读物,刊刻于杭州。这些剧本系正末、正旦用的演出本。从马致远杂剧中出现吴文正(1249-1333)谥号等情况,可知其刊行于元末,而且在传演中受到不断的改动,某些版本有覆刻、补刻的痕迹,其刷印已迟至明初。据版式行款,可知是由四个左右书坊的刊本汇集而成。这些版本大多留有祭祀演剧的痕迹,并且多有帝王或类帝王角色出场,因明代不允许"驾头杂剧"演出,这些便在明代传本中被删削,或是不再演出而无明刊本存世。  相似文献   
4.
学者之域     
一九八七年秋至一九八九年夏,笔者于中山大学随文学史家、戏曲史家王季思先生(1906~1996)攻读博士研究生。后留校,仍得时闻先生教诲。归则私记之。今值先生仙逝十周年,亦是先生百年寿诞之期,追思先生当年之所述,以为仍具现实意义,兹刊布数则,以作纪念。名与实尝侍季思先生侧,论及学人的名实问题。先生曰:名与实,通常可以看到的,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名实相副,另一种是名实不副。在名实相副的过程中,又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实才至,名即归之,这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第二种是实先至,而后名方随之,这种情形最为常见,是人生之常,不必慨叹。  相似文献   
5.
徐门问学记     
此文2002年2月撰于日本东京,为纪念徐朔方先生从教五十五周年。2003年夏先生不慎摔倒后,昏迷未醒。今刊此文,以感念先生之教诲。徐朔方,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著名小说戏曲研究家,著作有《徐朔方集》(五卷)、《牡丹亭校注》、《长生殿校注》等数十种。  相似文献   
6.
《风月锦囊》是重刊于明嘉靖癸丑年(三十二年;1553)的一部戏曲总集。今存西班牙爱斯高里亚圣劳伦佐图书馆。内题云:"汝水云崖徐文昭编辑,书林詹氏进贤堂梓行。"其中收录有《琵琶记》文字。由于此本为今存最早的《琵琶记》的刻本,以渊源论,仅晚于陆抄本之底本,即原刊于弘治间的《元本蔡伯(?)琵琶记》,故其价值尤为引人注目。锦本所摘《琵琶记》,其目录作"一卷蔡伯皆";内文正题作"新刊摘汇奇妙戏式全家锦囊伯皆一卷"。可知此集原属"全  相似文献   
7.
黄仕忠 《贵州教育》2012,(22):15-16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通过对十七届六中全会和《规划纲要》的认真学习,作为学校领导,身感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下面就自己在学习中的感受和如何履行负责人职责,不辱使命、真抓实干谈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8.
双红堂文库藏别本《牛头山》传奇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双红堂文库藏清抄本《牛头山》一册,书衣题李玉撰。而其内容与李玉之《牛头山》传奇(存丹徒严氏藏旧抄本)完全不同。今考此本实为另一种传奇,源出于明传奇《东窗记》与《精忠记》,与《精忠记》前半尤相吻合。《远山堂曲品》谓《阴报记》“前半与《精忠》同”,故疑此本为明青霞仙客《阴报记》的清初演出本。  相似文献   
9.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传奇处女作《紫箫记》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虽然该剧还不是一部成熟之作,但其思想与艺术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从中已经可以看出剧作家的才华。因此,要全面认识并评价汤显祖剧作的成就,还必须关注剧作家的这部发轫之作。  相似文献   
10.
用了二天时间读完何炳棣的《读书阅世六十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觉得值得推荐,也值得一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