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初 ,国家经贸委约请龙永图先生到机关就我国入世问题进行了专题讲座 ,此文就是据作者讲座内容整理而成 ,供读者朋友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2.
30年来,中国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那么,中国究竟做对了什么?对这个问题,东升同志通过系统分析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变迁轨迹,提出了他自己的解释。从方法论角度看,这本书的特点,我想可以用“三个结合”来概括。  相似文献   
3.
刘长乐:谈到媒体的实力,我觉得非常重要。总的来说,从规模上讲,我们中国的体量也非常地小。比如说美国,美国现在文化产业在整个GDP中间占的比例超过四分之一,有的时候是超过三分之一。它的文化产业所创造出来的产业价值,在整个GDP中间能占这么大的比例,是非常惊人的。我们中国的文化产业,在整个GDP中间占的比例不到3%,这个比例非常地小。中国媒体的发展实力到现在为止,跟我们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很不匹配。怎么样能使中国的媒体做大做强,然后把我们的实力提上去。  相似文献   
4.
常有人问我如何看入世以来的变化,我说请看看大家亲戚朋友中买车的例子。过去这个行业是个封闭的产业,汽车几十年来只为少数人拥有,而人世后,不出几年,我国许多普通家庭就圆了汽车梦。说明人世带来的开放和竞争,使这个产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今年是我国人世10周年。2001年的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  相似文献   
5.
贵州电视台的高端谈话节目<论道>已经诞生3年了.在这3年里,"娱乐至上"、"收视率为王"越来越成为电视圈的金科玉律,而<论道>则坚持直面现实,坚持严肃思考,坚持真诚表达,说起来这些品质本来都是媒体的本分,如今看来却成了圈内十足的异数.  相似文献   
6.
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但许多人对WTO的游戏规则还不甚了解。在此本刊从龙永图副部长的一篇《入世并不等于全面开放市场》文章中 ,摘录其中“扫清四大误区”部分 ,供广大读者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7.
感受中国的地位与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家都会感觉到中国崛起的影响 吴建民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我就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去了联合国工作.那时到美国的超市去看,真是羡慕的不得了,当时我想中国人哪一天才能发展到这种程度,我这辈子怕是看不着了.那年我32岁.我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前后工作了十年,第一次是1971年到1977年,那时在美国根本看不到中国货.  相似文献   
8.
1986年为什么申请复关 中国向《关贸总协定》提出申请是在1986年7月,但实际上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准备远远早于这个时间。当时有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1980年又先后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取得合法的席位。这种情况下,世界3个主要的经济组织,只有《关贸总协定》我们还没有恢复;第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加快发展国民经济,也必然要求加强同国际经济的联系和合作,即后来我们讲的同国际经济接轨;第三,更重要的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恢复了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9.
龙永图 《收藏》2013,(5):169
2013年1月16日,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大河报》联合大宋官窑组织了"复兴之路大宋官窑复烧北宋钧官窑传世珍品高端论坛"。龙永图先生出席了论坛并担任论坛主席,来自陶瓷界、艺术界、文学界、史学界多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就大宋官窑复烧的文化价值及历史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我国“入世”谈判进行了13年?就是因为我们坚持自己很多的原则。如果我们什么都答应的话 ,谈判早就结束了。要了解我国“入世”利弊 ,必须了解我们在谈的几个主要问题。第一 ,关于降低关税的问题。我们不是因为要“入世”才降低关税 ,是完全从自身利益和发展的需要出发的。1994年之前 ,我国的关税总水平是42 % ,1994年降到36 % ,随后进一步降到23 % ,目前降到17 % ,这是平均关税水平。逐步降低关税总水平是符合我们自身利益的。首先 ,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对关税作了很多特殊的安排 ,外商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