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卢枫  任新军 《上海教育》2002,(12):53-53
在芬兰,各学校除保留原有的各教研室、行政办公室外,还新增设了教导咨询办公室,建立了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学生顾问制度、指导员制度、学生自我管理制度。通过三大制度对学生实行宽松体制下的有效管理,成为芬兰教育管理改革的重要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2.
芬兰高中采取的“无班级授课制”模式,鼓励学生从兴趣出发,按爱好选择,从而使学习成为一种主动自觉的行动,为芬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99年1月1日,芬兰正式颁布了《高中教育法案》。该法案明确规定,所有的芬兰高中都应采纳“无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自此,以“无班级授课制”为核心、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主动学习能力的高中教育体制改革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无班级授课制”的最初实验,是20世纪60年代在各高中  相似文献   
3.
卢枫  任新军 《教学月刊》2002,(10):62-62
芬兰高中采取的“无班级授课制”模式,鼓励学生从兴趣出发,按爱好选择,从而使学习成为一种主动自觉的行动,为芬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卢枫  任新军 《现代教学》2011,(1):156-157
芬兰的高中教育体制改革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了近三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借鉴欧洲其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摸索出了一种适合本国实际、能最大程度利用教育资源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为芬兰培养了大批符合未来发展要求、综合素质较高的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