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本刊第4期《网上沙龙》中,第一次推出了针对一节课的“网上评课”活动,读者反应非常积极,但同时也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一下子这么多课,有蜻蜓点水的感觉,建议今后试教者要先谈谈收获和困惑,大家交流起来就更有针对性,收获也会更大”,“如能早些看实录会想得更仔细一些”,“课堂很重要,同时我们也要夺取课外这个阵地,否则,课堂热热闹闹,实际只是一场戏,我觉得课堂立足于为学生课外的研究打基础、作准备。课堂不是学生科学学习的全部。”其实,在组织这次网上评课活动前,网络骨干们进行了充分地准备,包括筛选案例、发出通告等。大家可以随时登陆科学视野网(www.kxsy.net)了解相关信息,并参与到活动中来,我们欢迎越来越多的读者参与网络教研。本次沙龙讨论案例见网址http://www.kxsy.net/bbs/read.php〉tid=287。[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3.
小学科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未开展动手实验,或即便开展了实验探究,其实验操作也流于形式,未达到应有的效果。下面,笔者就实验操作要立足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进行具体分析。一、实验操作罔顾学生思维发展举隅1.理念有偏差。一种教学观点是,学生的实验室应该是快乐的场所。他们认为,小学生的科学实验要在愉悦的环境中开展。小学科学是非考试科目,没有  相似文献   
4.
教学工作重视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由于课时的限制,就必须讲究单位时间内实施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研究大气压力的实验是:用一个边缘完好无缺的玻璃杯,里面装满水,再用一块硬纸片盖住,然后倒过来(如苏教版<自然>第八册第一课).学生会发现纸片和水没有如想象中的那样掉下来,纸片将水稳稳地托住了.通过分析学生明白是眼睛看不见的大气压力将纸片和水托住了,从而证实了大气压力的存在.对于这个实验,几乎所有的科学教材和教参都说杯中要装满水,不能残留空气,至于为什么却没有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7.
《毛细现象》一课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提出问题导入,再通过实验分析得出“水能沿着有空隙的材料上升,空隙小,水上升得高”这一结论,最后应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作出解释。全课很好地体现了指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的科学理念。但是,在执教本课时却出现了意外。在学生顺利完成实验二的操作后,我提问他们在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大部分学生举手说发现水沿着吸管上升,吸管越细,水升得越高。正当我想趁势得出结论时,又有一个学生举手说他发现了不同的现象:水面在吸管内下降了。当时我想也没想,笑着说这是不可能的。那位同学在其余同学的…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研究大气压力实验是:用一个边缘完好的玻璃杯,里面装满水,再将一块硬纸片盖住,然后倒过来。学生会发现纸片和水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掉下来,纸片将水稳稳地托住了。通过分析研究,明白是眼睛看不见的大气压力将纸板和水托住了。从而证实了大气压力的存在。在这个实验中,几乎所有的教材和教参都说杯中要装满水,不要残留空气,至于为什么却没有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9.
这是第一次利用网上沙龙开展评课,这一次活动是具有纪念意义的,我们力图通过实践总结出经验,为下阶段开展此类网络教研提供参考。向提供课例的老师致谢!《磁铁的磁性》课堂实录,见网址http://www.kxsy.net/bbs/read.php?tid=213。讨论中谈到一个问题,即磁铁的颜色和表示南北极的字终是否有必要,大家可以同时参阅《小学自然教学》2001年第4期《磁铁的颜色留给学生涂》一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课堂实验组织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实验目的不明,很多学生仅是因为主观好奇而进行实验;(2)实验中操作失误,导致实验失败甚至安全事故发生;(3)学生无观察意识或者不知道观察重点,仅是随意看看;(4)因以上原因不能得出结论,实验达不到效果,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怎样最优化地组织每一次实验探究,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推动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呢?笔者认为应做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