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傅建林 《学子》2012,(2):41-42
在小学精读课中,有不少写人记事,表现人物品质或特点的文章。教学时,我们往往需要通过一个抓手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在字里行间走几个来回,与文本展开充分对话,从而走进文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不断丰实人物形象,感悟人物品质。不同教师所运用的抓手也不尽相同。其中,以描写方法为途径,朗读感悟人物品质是最常见的一种。如何在实践层面进行有...  相似文献   
2.
我班的小俐,最近的表现像换了个人似的,以前比较自信的她,现在却处处怀疑自己的能力:她写得一手好字,我打算让她去参加“县中小学硬笔书法大赛”,才与她说完,她的头就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连连说她不行,她还向我推荐让班长去比赛,而班长的字与小俐的字相比,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的;  相似文献   
3.
今年的教师节又快到了,各位老师对自己的节日是否充满期待呢?我从很小的时候就羡慕教师,原因之一就是有教师节,看到自己老师过节的欢快神情和在学生面前的那份自信,我心想,何时我也能像老师们那样过节啊?  相似文献   
4.
一、放下权威,倡导尊重 近年来,我提出了"贵宾式"的师生关系,即每位学生都是我邀请的贵宾,受到我充分的尊重与赏识.  相似文献   
5.
支招一句话     
傅建林 《湖北教育》2009,(10):30-30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因先天素质、生活背景、个性爱好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的智力结构与认知方面的差异。给后进生“开小灶”,即我们平常所说的“辅导差生”,是为了因材施教,有效地缩小他们和优等生间的差距,实现人人成功的教育理想,进而促进教育的均衡可持续发展。对优等生“开小灶”,即我们常说的“辅导优等生、特长生”,近似“精英辅导”模式,也是在承认不同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对优等生、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始终是人们关注的关键环节。高质量、高效益、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在和谐自由、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接受知识,参与教学活动,而且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能力。一、善于利用学生个性化的思维课堂上,学生发出的不同声音是他们个性思维与个性理解的真实表现,不同的声音是学生站在不同维度上的一种多元思维"呐喊"。对不同声音的回应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对学生  相似文献   
7.
写作文要不要列提纲?我认为要辩证地看待,不宜一概而论.从以往的作文指导经验来看,指导学生写作文前列提纲,有助于学生对作文整体篇章结构、重点内容安排的把握,不易出现离题跑题的现象.但并不能因此就要求每一名学生动笔作文前一定要列提纲,而要因人而异,充分尊重不同学生的知识能力、个性和写作习惯的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不知何时,绿色一词风靡全球,随处映入眼帘。绿色在人们心目中已是环保、无污染、健康有营养的代名词。我们的课堂,如何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为他们构建一个绿色的课堂已是目前较为前沿的话题,实在有深远的意义。我就自己的思考与实践观察谈谈做法。了解成长规律,创造绿色的成长土壤凡事有道,顺道则昌,逆道则亡,  相似文献   
9.
一、放下权威,倡导尊重 近年来,我提出了“贵宾式”的师生关系,即每位学生都是我邀请的贵宾,受到我充分的尊重与赏识。  相似文献   
10.
观察名师课堂 感悟课堂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有幸观摩了于永正老师的《梅兰芳学艺》和《秋天的怀念》、王崧舟老师《只有一个地球》、薛法根老师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孙双金的《落花生》等诸位名师名家的经典课堂,总觉得不管是课前的师生情感交流,还是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总能让人领悟到名师的智慧灵光与高超的教学技艺,感受到课堂上始终充盈着一股无形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