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本研究利用大尺度物种分布数据,通过空间分析探讨了云南地区杜鹃属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区域分布格局和垂直分布格局。从西北到东南,各植物分区的杜鹃属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呈降低趋势,说明滇西北区域可能是云南地区杜鹃属植物的分布中心;在海拔梯度上,随着海拔的升高,杜鹃属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偏峰分布格局,这可能与“中间膨胀效应”有关。占物种总数33.3%的广布种组,相对占总物种数66.7%的狭域种组而言,对物种多样性的总体分布格局起着更为重要的影响,说明物种分布范围对多样性的分布格局起着巨大的“膨胀作用”或“缩减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往往与物种数占总物种数的比例是不相称的。因此,在物种多样性的空间格局研究中,必需考虑到广布种与狭域种对该格局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利用大尺度物种分布数据,通过空间分析探讨了云南地区杜鹃属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区域分布格局和垂直分布格局.从西北到东南,各植物分区的杜鹃属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呈降低趋势,说明滇西北区域可能是云南地区杜鹃属植物的分布中心;在海拔梯度上,随着海拔的升高,杜鹃属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偏峰分布格局,这可能与"中间膨胀效应"有关.占物种总数33.3%的广布种组,相对占总物种数66.7%的狭域种组而言.对物种多样性的总体分布格局起着更为重要的影响,说明物种分布范围对多样性的分布格局起着巨大的"膨胀作用"或"缩减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往往与物种数占总物种数的比例是不相称的.因此,在物种多样性的空间格局研究中,必需考虑到广布种与狭域种对该格局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3.
樟科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利用文献资料探讨了研究区域内樟科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樟科植物物种数和属数均随着海拔的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偏峰分布格局。在海拔梯度上,区系分化强度也呈偏峰分布格局,分化中心可能在海拔2000m左右;在纬度梯度上,从南到北,樟科植物的物种数和属数均呈调递减趋势。区系分化强度与纬度呈负相关关系,区系分化中心可能在低纬度地区;在经度梯度上,从东到西,樟科植物的多样性呈轻微递减趋势,但区系分化强度无显著变化;总体上,研究区域内樟科植物的多样性分布中心集中在低纬度、中低海拔(海拔1500—2000m左右)的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野外考察信息和文献资料探讨了苍山西坡漾濞地区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的垂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热带区系成分所占比重随着海拔的升高呈明显递减趋势,这与热带区系植物喜温的生态特性是一致的。温带区系成分所占比重总体上随着海拔的升高呈明显递增趋势,这与温带区系植物耐低温的生态特性是一致的。中国分布成分所占比重随着海拔的升高呈明显的递增趋势,具有温带植物区系的性质。随着海拔的升高,区系过渡性先呈递增趋势,然后呈递减趋势,在海拔2100 m-2200 m之间,区系过渡性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地形格局对人口地理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地形数据和人口分布信息,谈讨了云南地区地形因素对当地人口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势平坦的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大,而地形起伏度较大的地区人口密度较小,相对较小;人们更倾向于以地形起伏度较小的平坦地区为居住区。在低海拔和高海拔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但在中海拔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利用大尺度的物种分布信息和植物区系信息,结合二元相关性分析,探讨了元江流域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的总体构成和纬度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共拥有种子植物5149种,分属于241科,1585属,是部分科、属在云南地区,甚至在中国的重要分布中心。在科水平上,泛热带成分(T2)所占比重较大(45.4%),其次为世界分布成分(T1)(22.4%)。在属水平上,所占比重较大的是热带亚洲成分(T7)(23.2%)和泛热带成分(T2)(18%)。且在科、属水平上,热带区系成分所占比重均在70%左右,温带区系成分比重在30%左右,表现出明显的热带区系性质,这可能与其处于低纬度、低海拔地区并紧邻古热带植物区系等有关。研究结果也表明,随着纬度的升高,温、热带区系成分比重分别呈递增和递减的趋势,这可能与环境梯度的纬度变化有关。同时,这也可能与元江流域在植物区系迁移过程中所发挥的"通道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云南苍山地区火烧迹地群落演替进程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研究方法,探讨了云南大理苍山地区火烧迹地群落演替进程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火烧时期的样方中,共记录种子植物70种,其中草本植物44种,占总物种数的63%左右,同时记录木本植物共26种,占总物种数的37%左右。植物生活型组成以草本植物为主;温带区系成分所占比重略高于热带成分,这可能与样方所处的生物地理位置和相对较高海拔有关;随着演替进程的推移,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呈显著单调递减趋势,这可能与群落内部透光性的改善和营养物质的回归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