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好问在金末元初的历史情境中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家,而且也是金源儒学的代表,即"吾道"之所寄,文统之所归。他的诗文创作、史学追求及宗教观都体现着"吾道"与文统的观念。受元好问的影响,元初北方形成过一个文统儒学阵营。但随着南方理学的北上,这个儒学阵营逐渐式微。明清两代,理学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后,元好问的"吾道"与文统乃被消解,文学家遂成为其唯一的面相。  相似文献   
2.
洛维特认为德国的思想路径最终是选择了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而屏蔽了歌德的"自然观",从而导致了尼采所面临的虚无主义问题的出现。在基督教神学中,世界历史就是有关末日审判的救赎历史,充满着目的论意味,而由此可推断,近代的历史主义就是基督教历史神学的一个世俗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农村中学机房的主要特点是“投资少、配制低,升级慢、难管理”:为了节约资金,各地纷纷采用windows NT server 4.0无盘工作站的方法,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给机房的管理带来了不少困难。下面就我校机房的管理谈几点意见,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庄子     
鲁迅1915年6月17日日记曾记:“下午许季黼来,并持来章师书一幅,自所写与,又《齐物论释》一册,是新刻本,龚未生赠也。“这里的章师指的是章太炎,章太炎系清末民初最有名的国学大师,同时又是启蒙思想家。当时章太炎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而被袁世凯软禁在北京钱粮胡同,鲁迅曾于1915年三次前往探视。太炎先生抄录《庄子天运篇》“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在谷满谷,在阬满阬;涂郤守神,以物为量”赠给学生鲁迅(此条幅现存北京鲁迅博物馆)。《齐物论释》是章太炎阐释《庄子》的一部著作。太炎先生酷嗜《庄子》,除了《齐物论释》,另有《庄子解诂》一卷。历史…  相似文献   
5.
《春秋阙疑》以"阙疑"为体例,批判三传而综合三传,折衷程、朱二氏之说,兼以博采诸儒之论,体现出一种"甚公且平"的精神。但是此书始终着重阐释理学最为强调的天理、人欲及纲常、人伦等层面,其理学倾向性也是非常明显的,经过郑玉看似客观的塑造,《春秋》越发被提升成了一部可以用来经世治国的煌煌法典。  相似文献   
6.
【课标要求】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冒号、引号等。《语文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7.
8.
<野草>中含有大量的<圣经>因素.文体上有许多共同点,尼采对<圣经>的戏仿之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在这之中起了一种媒介的作用.<圣经>把一些文体特点通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传染"给了<野草>,在这方面,能看出尼采对鲁迅的影响.鲁迅曾受尼采的哲学影响很大,崇尚个性精神和意志主义,但他对尼采极端的个人主义却始终保留意见,因为在他的思想世界里人道关怀或救世思想始终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礼记     
梁启超在为青年所开的国学书目里曾经这样评价《礼记》:此书战国及西汉之“儒家言”丛编,内中有极精纯者,亦有极破碎者,吾  相似文献   
10.
<春秋阙疑>以"阙疑"为体例,批判三传而综合三传,折衷程、朱二氏之说.兼以博采诸儒之论,体现出一种"甚公且平"的精神.但是此书始终着重阐释理学最为强调的天理、人欲及纲常、人伦等层面,其理学倾向性也是非常明显的,经过郑玉看似客观的塑造,<春秋>越发被提升成了一部可以用来经世治国的煌煌法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