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题。生存的权利属于每一个人①在中国的大中城市里,有随地摆摊的流浪小贩、无家可归的被拆迁者、露天栖身的上访者、“非法”营运的三轮车夫,还有“有碍观瞻”的乞丐和街头卖艺者。他们是城市中的“极少数”。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有损于城市的市容市貌和文明形象,或多或少也损害了城市绝大多数人的“全局利益”,所以,城市一向将他们视为“麻烦制造者”。人们甚至不惜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妖魔化”,说乞讨可以发家致富,说流浪者以犯罪为生……②一个没有乞丐、没有流浪者、没有小摊贩、没有人力车夫的城市固然是美好的,然而…  相似文献   
2.
①在中国的大中城市里,有随地摆摊的流浪小贩、无家可归的被拆迁者、露天栖身的上访者、“非法”营运的三轮车夫,还有“有碍观瞻”的乞丐和街头卖艺者。他们是城市中的“极少数”。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有损于城市的市容市貌和文明形象,或多或少也损害了城市绝大多数人的“全局利益”。所以。城市一向将他们视为“麻烦制造者”。人们甚至不惜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妖魔化”,说乞讨可以发家致富,说流浪者以犯罪为生……  相似文献   
3.
长时间以来 ,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 ,首先看“主题”是否正确 ,否则“满盘皆输”。教师遵循的是“主题第一”的作文评价标准。为了迎合标准 ,在平时训练 ,或考试命题时 ,教师总喜欢带有明显的思想倾向 ,要求学生只能写“光明”的一面 ,以此作为评价的首要标准。不可否认 ,这种作法确曾产生过一定的积极影响 ,但由此而产生的“千人一面”的结局也曾令阅卷教师颇为忧虑。在这一标准下 ,学生作文假话、空话、套话连篇。如为了表现庭生活的温馨 ,一些家庭生活不幸的学生就只好胡编乱造。本来是父母离异 ,硬说是相亲相爱 ;更有甚者 ,父母一方早已…  相似文献   
4.
目前 ,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走入了一个误区 :为了避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 ,便误认为提问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唯一手段 ,既不考虑提问的针对性 ,也不考虑提问的时机 ,更不考虑提问的方法 ,一堂课碎问碎答 ,一问到底 ,似乎非穷尽所有问题不可 ,表面上轰轰烈烈 ,实质上无重点、无主次 ,更谈不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 :“教学的特殊目的就是发展智力 ,培养聪明人。”课堂教学中的提问 ,除了交流师生思想外 ,还在于教师恰当而巧妙地提出各种问题 ,诱导学生作答 ,引爆其思维火花 ,培养其创造思维的能力。因此 ,提问的“恰…  相似文献   
5.
教材插图是配合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或景物而绘制 (拍摄 )的精美图画。它们具有形象、生动、可感的特点 ,有时一幅立意角度与视角效果俱佳的插图留给读者的印象甚至可以超过课文。1992年《大纲》(试用 )颁布的初中语文配套教材共六册 ,有插图 12 1幅 ,2 0 0 0年新《大纲》 (试用修订版 )颁布后的配套教材在插图上作了大幅度调整。从数量上看明显减少 ,一至五册仅 2 6幅。从内容上看 ,插图的直观性、知识性、趣味性、人文性均明显增强 ,增加了“巴林杰陨石坑”、“杨振宁兄弟和邓稼先 194 9年于芝加哥大学”、“生命”、“孔子讲学”、“…  相似文献   
6.
笔者是基层教研员 ,经常深入课堂听课 ,也经常对教师们因某个小细节处理失当导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局面而深感遗憾。总结起来 ,下边的一些细节最易被疏忽 ,也最易造成顾此失彼 ,因小失大。一、导入的细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教师注意课堂教学的导入 ,重视设计导言 ,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一些教师不顾学情 ,不考虑学生的差异 ,刻意模仿特级教师或名师的导入 ,给人一种不自然、不和谐的感觉 ,甚至成了“蛇足” ,结果与初衷相悖。于漪老师教她上海的学生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 ,曾设计了一段精彩的导言 ,然后让…  相似文献   
7.
长时间以来,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首先看“主题”是否正确,否则“满盘皆输”。教师遵循的是“主题第一”的作文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