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理科教学是从明治维新(1868年)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迄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了。经过这段漫长而复杂的历程,特别是自世界理科教育现代化运动以后,它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并达到了令世界各国理科教育专家和学者所注目的水平。因此,有必要从历史的和发展的角度,  相似文献   
2.
1989年3月,日本颁布了新订的“小学学习指导要领”。与上一次比较,这次修订最大的地方是小学低年级(即第一、二学年)的学科构成,即废除了小学低年级的社会科和理科,在小学第一学年以102小时、第二学年以105小时设置了新学科生活科。该学科是  相似文献   
3.
“基于问题的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问题的学习"作为一种关注"学习者学习"、关注"问题情境"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两种教学模式在假设范式、教师角色、学生角色和学习环境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对它们的比较研究能够为从事教学理论的研究者及教学实践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环境教育视角对新订日本初中理科课程标准进行了考察,归纳、整理并解读了两套日本新版初中理科教科书中环境教育的设计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从环境教育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实施三个视角,对日本初中理科教科书中环境教育设计特点进行了实证性考察与解析。  相似文献   
5.
日本高中新课程《化学IB》的显著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中小学现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是1989年修订的。目前,从幼儿园到高中,各学科均已分别按新大纲进行授课了。其中,高中理科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是从1994年才开始实施的。此次新修订的高中理科课程计划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增设了新课程《化学IB》。  相似文献   
6.
日本小学对坏境教育是相当重视的,现已在学校各种教育活动中全面展开。其中,通过理科教学贯彻落实环境教育则是日本学校实施环境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环。为此,本文拟从日本中小学理科教学的角度来探讨日本环境教育的历史、观点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菲律宾教育体制与我国最大的区别在于中等教育部分,其中等教育没有划分成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此外,由于受过西班牙和美国殖民统治,其教育秉承了西方的教育特征。其理科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同时强调为国家培养高科技人才。菲律宾的普通公立中学(General Public Hiigh School,简称GPHS)、菲律宾科学中学(Philippines ScienceHighSchool,简称PSHS)和地方科学中学(Regional Science High School,简称RSHS)都设有理科课程。  相似文献   
8.
试论能源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1世纪是能源的世纪,谁拥有了充足的能源,谁就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源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同时也是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能源问题始终是左右国家可持续发展甚至是导致局部战争的重大课题。在我国,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能源消费急剧增大,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问题令世人担忧。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问题,能源教育自然就成为21世纪基础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国际人权教育的历史和理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进入20世纪70年代,人权教育倍受国际注目。21世纪乃“人权的世纪”,这正成为世人的共识,在国际人权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全面把握人权教育的历史和理念,推进人权教育的顺利发展,无疑是我国教育工作教育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为此,本文从历史和国际的视角,就欧洲评议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权会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人权中心关于人权教育的理念进行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10.
“教材”是课程与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基本用语之一,目前,众说纷纭、似是而非的“教材”概念已经成为教育对话与交流的严重障碍。鉴于此,有必要明确划分教材概念的层次,从而使同行清楚地知道对方是在哪个层面上使用教材概念的,以便相互对话、交流和沟通。按教材概念外延由大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