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各国文化   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人类最纯最浓既得到又要付出的情感,是最使人心悦的感受,它藏着无限的动力,可使丑的变美,恶的为善,真  相似文献   
2.
刘蕙 《职业圈》2007,(6S):113-114
教学是复杂的过程,它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在教师创遗胜的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学灵感。教学灵感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情绪处于奋发激昂、思维处于活跃升华状态时,由于外界某种因素的启发,突然使正在探索的或者长期探讨而未解决的教学问题或难题得到明确解决的精神活动。教学灵感使课堂成为教师创造性活动的场所,使教学活动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3.
《易》是先秦典籍中一部比較完整、但是比較复杂的书。它具有一套完完全全的符号体系,作为贯串全书的綫索,故觉其完整;而却在不同时期穿上一层又一层、一件又一件的外衣,故比較复杂。脫去它一层又一层的外衣,还其庐山真面,实大非易事。我过去对此也曾涉猎,写过一篇《易学象数別論初衍稿》,后来因搞别的,就放了下来。最近看到馮友兰、李景春、任继愈、高亨、高文策、李镜池、沈瓞民諸先生的有关的論文,大家都提出了自己对《周易》的不同的看法,开展了“百家爭鳴”,不禁見猎心喜,想把自己的一孔之見也提出向同志們請教。我想在本文談的共有五个問題:(1)《周易》究竟是不是一本卜筮之书?(2)《周易》的思想內容是发展的,和不是“封閉了的体系”。(3)《周易》中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辯証法的成分及其阶极性。(4)《易》《周易》和《易傳》的成书时代及其相互間的关系。(5)我們应如何对待《周易》及整理《周易》?  相似文献   
4.
刘蕙 《新闻世界》2010,(4):96-97
本文从尼尔·波茨曼的媒介环境论出发,探讨在新的网络扩张时期,网络是如何恶化儿童生存环境的,并试图寻找避免真的发生"童年的消逝"这种悲剧结局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一、由浅入深。“小生活”是课堂教学的“引领员” “小生活”是指学生和老师自身所处的,正在或已经亲身经历的活动和生存过程。通过这一层面的生活所获得的知识,由于是学生和教师亲身经历的,具有经验性、深刻性、不易忘记的特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经验性并不代表科学性,但不管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经验准确与否,  相似文献   
6.
殷周之交社会生产关系能不能转变呢?不能.因为生产关系转变的条件有二:第一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在殷周之交:第一:殷商是青铜器时代,西周也是青铜器时代,并无进一步的生产工具.殷商末期生产重点是农业,西周也是农业,殷周之交并未发现何等先进的生产技术.至于西周究竟有无铁器,范文澜先生早说过尚无实物证明.典籍所载,最早的也说是春秋时晋铸刑鼎之说.现在传世的三代鼎彝,自汉武帝宝鼎建元直至今日,有铜制,陶制,也有一二玉制,铁鼎则从未见过.鼎彝铭文,  相似文献   
7.
“反馈”一词最先出现于电子技术领域,它强调程序实施后的验证,并以此为根据来加强对整个实验过程的控制。因此,当“反馈”策略被引用到教学中时,它同样也强调“控制”,突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然而,学习并不是从课堂上才开始的,它应该是伴随学生整个的成长过程,而无法象一个电子程序一样存在着开始、发展和结论三个独立的阶段。依此,笔者以地理教学为例,对“反馈”策略提出了几点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动手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后地理课堂的亮点,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如科学家一样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和热情,成为地理教师思考的重心。我和其他教师一样在传统课堂和新课堂中徘徊,寻找可以将新思路、新想法融入课堂的机会和适合的教学内容,当我看到《地球的圈层结构》这一课时,我想,为何不去尝试一次科学之旅呢?  相似文献   
9.
在科技高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中国的设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出现了某些问题。如何重新认识传统,找到传统与现代观念上的“接口”是中国当代设计实现突破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记住知识点本身,却很难将所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学会联系是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必要的教学目标。“联系”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表现为:联系生活,利用家乡资源创设知识情境;“联系”已知,利用已知带动未知学习;“联系”新知,利用复习游戏加深知识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