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祈使光杆动词句由于其表示未完成体,对语境的依赖程度比较低,所以它在现代汉语口语光杆动词句中占有很大比例,这些祈使光杆动词句根据语气和使用用途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对这些祈使光杆动词句从语用角度进行梳理,并对其中一些光杆动词句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2.
刘金雨 《现代语文》2009,(11):37-39
现代汉语口语中光杆动词句的结构比较简单,只有主语和谓语两部分构成,所以它本身所负载的信息很少,需要依赖语境提供足够的成句信息才能存在,因此,它的数量很少。光杆动词句更偏向于出现在口语当中,尤其是人物对话当中,根据用法它又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口语中的光杆动词句由于其本身结构简单、表意单一,所以它们的出现对语境的依赖程度很大,需要由语境来为其提供完句成分,也正因为这样,光杆动词句在现代汉语口语中的数量并不是很多。本文从大量的访谈节目和影视剧本中选取了一些光杆动词句,并对这些光杆动词句中的主语和谓语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以求我们能够对现代汉语口语中的光杆动词句的语法特征有一个简要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古诗都是押韵的,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语音发生了变化,拿今音去读古诗,就有韵不合的现象,于是从汉魏六朝开始,便有了"叶韵"说,到了南宋时期,盛极一时。陈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否定了"叶韵"说,提出了"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古音学思想,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语音的古今差异,对后世学者的古音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来分析介词“对”和“对于”的异同:在语法上,“对”后接名词、代词较多,“对于”后接词组多,且多位于句首;在语义上,介词“对”的意义表示谓语是指向介词宾语的,有很强的指向性,它的语义重心应该在谓语上,介词“对于”的宾语由于“于”的存在得到了加强,这时句子的语义重心就向介词的宾语有所偏移;在语用方面,由“对于”组成的介词结构位于句首时就具有一种话题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