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若无良好的评核制度配合,教育改革的质量难以确保。正因为社会大众普遍关心作为离校考试或入学考试的公开考试是否具有公信力,所以,各个国家或经济体对于此类考试的改革,皆相当谨慎。本文在介绍一些国家或经济体运用国际学生评比研究诸如国际教育进步评核(IEAP)、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趋向(TIMSS)和国际学生评核计划(PISA)等讯息促成教育改革的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要妥善运用各种不同的评核工具,促成教育素质和适切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教改性质的历史分析:逡逡巡巡步向理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单文经 《教育学报》2006,2(2):25-35
单单是从我个人二三十年的教育研究经历,就已经看到不少的“教改精英”——不论是教育行政主管、抑或是教育学者专家、或是一些关心教育问题的民意代表或意见领袖——在提出教育改革的主张时,可能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教育改革的历史殷鉴,因而存在着不少学者所批评的:教育改革的言说或行动充满了“忽略历史” (ahistorical)的缺憾。我认为研究教育改革的历史,可以使我们与现在保持一段心理距离,让我们能够大大方方地评估过去改革的经验,并且从中获取宝贵的教训。从本文章的分析之中,似可理解教育改革乃是逡巡慢步朝向教育的理想逐步前进,而无法欲求急促见效或是快速直达也。  相似文献   
4.
针对澳门30年来的课程政策所作的理论反思,确认了澳门的课程政策正由过去放任自流或是偏于学校自主的校本或是地方分权的课程政策转而成为各方持分者的共同享有、共同负责、共有负责的课程政策;又,由课程意义的界定和课程框架的调整二项,归纳出澳门的课程政策正由传统单一朝向进步多元论推进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探讨与台湾视听教育学门相关的问题 ,全文分为八节。第一节 ,从视听教育学界的人才渐增、研究与发展的成果日丰等方面 ,肯定台湾视听教育学界的成就。第二节 ,从台湾视听教育学界的若干事件 ,说明其定位不够明确的事实。第三节 ,说明视听教育是整合“教育”、“资讯”与“传播”三个学门的理论与实务 ,融合而成的学门。第四节 ,指出视听教育的范围宜由只重“教学资讯的传播”,扩大而为兼顾“教育内涵的重新建构”,以及宜由只重“科技成品的应用”,扩大而为兼顾“教育过程的重新改造”。第五节 ,指出“教育工学”、“教育科技”、“教学科技”、“教育技术”四个名称孰佳 ,有待进一步的思考。第六节 ,说明鼓励视听教育研究的同时 ,强化研究人才的阵容 ,乃为提升视听教育学术研究的重要策略。第七节 ,指出加强与其他相关联的学门合作 ,保持与工商企业界的联系 ,以及与世界各国及大陆的交流。最后 ,则在期望台湾视听教育学界共同努力加强研究 ,以便消除其“‘技艺’比‘学术’味道浓厚”的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6.
以澳门《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规定的教育总目标为评价标准,通过学校问卷调查、学生评定和课堂观察,本研究发现,澳门中小学品德与公民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并表现出如下的特点:品德教育的成效优于公民教育,又私德教育成效优于公德教育。本文从澳门的历史背景出发,配合有关研究文献,针对上述特点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单文经 《中国德育》2009,(2):26-30,36
批判力是任何一个健全国民所应该具备的一项品格特质。真正具有批判力的人应该会以批判的方式,检视自己和周围人的思想言行,并且随时警觉到既定的规范有可能推翻、既定的规则有可能改变,而且判断的标准有可能修正。这样的人必定具备主动、独立、勇敢等特质,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批判力的教学并不容易实施,因为任何培养学生品格特质的教学都需要教师带头示范,也需要鼓励批判思考的学校气氛作后盾,但是这些要求都不容易作到。即使如此,教师还是要掌握批判力教学的要领,尽早教导学生批判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