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2.
开学初,是班主任工作的大忙季节。新生报到、接待家长、领书发书、编排座位、布置环境、组建班委等等,使班主任忙得不亦乐乎。然而,就在这忙碌之中,班主任的形象已在班级集体中悄悄地产生作用了。课余时学生议论着自己的班主任:“我们班班主任气质好,”“我们班班主任可凶啦”,“我班班主任说话太啰嗦”。学生回到家里,家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背景下班集体建设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和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一方面现有班集体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另一方面,学校班集体作为一种特殊的学生主体和课程资源,在新课程实施和学生发展中发挥着愈益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其教育潜力尚未被教育者充分认识和有效地开发、利用。为此,无锡市把“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班集体建设创新研究”作为“十五”教育科学规划的重点项目,并把班集体建设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一项基础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个别教学,人们习惯于把十六、七世纪的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形式称为集体教学。以往的集体教学存在着集体建设忽视教学、教学忽视集体建设、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等弊端。为此,南京师范大学吴康宁等老师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新集体教学模式的范型,即建立课堂学习集体、改变课堂教学的空间形态、调整课堂教学的时间结构等前提条件及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等操作环节。本研究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赋予集体性教学模式以新的涵义,构建更便于第一线教师使用的具体操作方式,以实现教师集体建设与学生集体建设双向促进,教学与集体建设的双向促进,集体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双向促进,提高集体及其成员素质的设  相似文献   
5.
994年至今,我们在承担江苏省教育科研课题时,运用群体动力学理论,致力于集体性教学模式的改造与生成,开展教育实验。一、时代呼唤新的集体性教学模式传统集体教育常被称为德育。相对于个别教学,人们习惯把由夸美纽斯创始的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形式称为集体教学。我们...  相似文献   
6.
一说起“上课”,人们就会想起这样的情景:教师站在讲台前,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们则横竖成行,正襟危坐,一律面向老师听讲、做作业。沿袭已久的这种教学模式虽然便于教师控制全班学生的课堂行为,却极不利于学生之间的课堂交往。全班几十个学生尽管在同一个班级、同一间教室里“同学”,但由于相互之间无法广泛地沟通思想、互相帮助,因此实际上是在“独学”,  相似文献   
7.
开学一、二个星期后,班内同学基本熟悉了。这时,如果集体心理气氛良好,班主任应不失时机地提出集体目标。集体目标应该适时适情,并且要在一开始就能被大多数同学所接受。但是,少数学生不愿意接受集体目标的情况也是有的,并且,它往往会给班集体建设带来不良的影响。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怎样使一些开始不愿意接受集体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