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教学目标】1.理解文意,把握作者的情感波澜,掌握重点文言词语。2.解读"乐""闲"两字的丰富内涵,走进苏轼的精神世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理解"乐"和"闲"的内涵。难点:对"念无与为乐者"中"乐"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多元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让他们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学习数学,唤起学生求知欲,发展他们的应用意识.既决定他们知识掌握程度,也决定了教学的成败.那么,怎样才能来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呢?下面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谈一点粗浅看法,以供读者参考.一、设计问题多元化促进有效参与所谓问题多元化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参与活动.因此,在教学中设计问题多元化是高中数学学习和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