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1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肖黎英同学问:《庖丁解牛》是庄周为阐明养生之道写的寓言。我们学生是不是也能从中悟出一些“治学”的道理来呢? 《庖丁解牛》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丁厨师在介绍自己宰牛的历史和技巧。课文的最后一段“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点明了道家鼻祖庄周写这则寓言的真正意图。但是“养生”是为了“求生”,我们从这则寓言里是确实可以悟出求生之道来的,正如课文的“自读提示”中所说: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能像庖丁那样通过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那么我们做任何事情也都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又何患事业无成、学业不就呢?所以,从《庖丁解牛》  相似文献   
2.
民族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少数民族高校学生是从民族地区选拔出的优秀人才,是未来民族地区建设的重要骨干力量。研究如何有效地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人才的质量。能有效促进未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巩固民族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4.
朱明同学问:《左忠毅公逸事》既然是记左光斗的逸事,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史可法?这与文章的中心有什么关系? 这是以宾托主的艺术手法。文章首先正面描写主要人物左光斗。写左光斗勤于国事,不辞辛苦,发现和选拔人才,再写左光斗身陷狱中,心系国事,坚强不屈。直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细节来刻画出左光斗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为拯救国家而爱护人才的光辉形象。其次,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写史可法的逸事来衬托和突出左光斗的形象,运用了以宾托主的手法。文中写史可法有三处。一写左光斗被陷下狱,史可法冒死探视。看似写史可法的情深,实则为了显示左光斗的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的精神品质,也表现了左光斗平素对史可法的义重如山。二写史可法奉命守御,勤于军务。史的忠于  相似文献   
5.
万莉同学问:《季氏将伐颛臾》最后一句“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应该怎么理解? 理解这句话的关键,是弄清楚孔子在为谁“恐”?季氏有什么“忧”? 有人认为孔子是在替鲁国国君“恐”。因为孔子认为季孙氏所忧虑的,不在取得小小的颛臾,而志在取代鲁哀  相似文献   
6.
90后大学生是指1990至1999年底出生的进入大学的中国公民,由于他们成长的社会背景、生活条件的变化,和70后、80后相比,他们有着自己的特点.其出现的新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分析9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点,提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