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予新 《河北教育》2011,(10):45-45
1988年6月,带着大学生党员、优秀学生干部的光环,我从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踌躇满志地跨入石家庄市第一中学的大门。开始了自己的从教生涯。  相似文献   
2.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对考生进行的能力测量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思维、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潜在的能力倾向的测量。及时分析考生答题的错因,更有助于帮助学生学好生物学。现结合高考试题,对学生高考中的错因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从事生物教学研究工作多年的教研员,近年又参与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生物教科书(河北版)的编写和教材使用跟踪工作。与其他学科相比,生物学具有更突出的需要学生多探究、多动手的特点。面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大班额教学现状,课前需要哪些准备?课堂教学怎样组织更合理?实验实践活动怎样开展起来?这都是使用好新教材,安排好生物教学首先要研究的问题。下面结合我的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构建一支跨世纪的高素质的中学生物学教师队伍尤其显得紧迫。1现状调查为了解我市生物学教师队伍构成,我们对60所中学的186名生物学教师进行了调查,这当中既有省级重点中学、又有普通中学,既有市内中学、又有郊县中学,基本涵盖了我市不同层次学校的情况。结果表明,我市中学生物学教师队伍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年龄结构较低。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总数的85%;②学历层次高。大学本科学历的生物学教师占总数的70%;③专业技术职务重心偏低。具有初级职称的教师占61%,高级职称的仅占7.5%。2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广大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现状是怎样的?还有哪些需要研究和改进的工作?本文在分析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力度,依据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将生物课时落实到位,是保证初中生物学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加强生物学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探索生物学科学习评价改革,使学生更乐意学习生物学,促使中学生物课程改革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 2007年高考全国卷(一)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其中第Ⅰ卷中有生物选择题5道,共30分;第Ⅱ卷的第30题、31题为生物非选择题,共42分。整个试卷中生物科总分值为72分,占理综卷总分值的24%。与往年高考试题相比,试卷结构、试题类型及难易程度相对稳定,体现出了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2011年的全国高考已落幕,对于河北省来说,也标志着大纲版教材高考时代的结束。从2012年起,我省的高考将与全国众多课改省份一样使用高考课标卷,步入新课程高考的行列。站在新课程高考的起点,我们及时回顾刚结束使用的大纲版教材的2011年高考理综全国卷,研究分析新课标教材下的高考课标卷试题,对于指导2012届考生的高三生物教学及准确把握2012年高考复习教学方向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学科教学知识(PCK)是教师独有的一种知识类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性条件之一.PCK理论认为,教师之所以与学科专家不同正是因其有独特的专业知识:即学科教学知识.理解和掌握学科教学知识对于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使中学生物教学更好地适应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搞好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与义务教育内容的衔接,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新大纲不仅是高中阶段新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它的出台对帮助中学生物教师正确使...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广大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现状是怎样的?还有哪些需要研究和改进的工作?本文在分析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加 强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力度,依据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将生物课时落实到位,是保证初中生物学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加强生物学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探索生物学科学习评价改革,使学生更乐意学习生物学,促使中学生物课程改革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