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冯氏集团是南北朝至隋唐间的岭南豪酋,其最起码两次与唐太宗之孙进行联姻。论文通过探究这两次联姻的过程,肯定这两次联姻在汉越间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肯定其改善了汉越关系,促进了岭南的稳定和发展,另外还分析了这两次联姻对高力士人生轨迹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唐代之前,岭南有不少"高"字作词首和含有"凉(梁)"字的地名,如"高凉"和"陆梁"等,这类地名,许多专家学者曾作过考证和分析。文章从古越语的角度,以"高凉(梁)""陆梁"为例子,分析这些地名的含义,指出"高凉(梁)"是黄壮和白壮族人的含义,对研究岭南文化语言和历史具有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3.
反思一:不要轻视审话题的范围。话题作文的审题首先是审话题的范围。话题的范围是指出题者所给的话题的外延,此外延等于给我们的写作画上了一个无形的圈,我们所有创作活动都只能局限于这一个特定的圈内。  相似文献   
4.
论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粤西的历史,运用对比归纳的研究方法,分析粤西三丁村、三古丁村、一古丁岭一类地名相同的文化信息,指出粤西三丁村原名"冯家丁寨村",三古丁村原名"冼家古丁村",均为隋唐间冯冼家奴的村寨,侧面证明了隋唐间粤西的社会制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南北朝至隋唐间的岭南历史,主角是冯氏家族,文章主要搜集此家族史料,共48人,时间跨度四百多年,史料多来自正史和此家族的十块墓碑,方志的史料,只收正史没有的,史料排列按时间顺序。阅读此文,读者可具体全面了解岭南那段历史。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解读唐宰相许敬宗女儿的墓志铭,探究岭南豪酋冯氏与岭北经史笥世家许氏的联姻过程,指出联姻中,他们以端砚作礼物的赠送行为,得到文人的认可和模仿,使唐代的文化界形成了互赠端砚的风气,促进了端砚开采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反思一:不要轻视审话题的范围话题作文的审题首先是审话题的范围。话题的范围是指出题者所给的话题的外延.此外延等于给我们的写作画上了一个无形的圈.我们所有创作活动都只能局限于这一个特定的圈内。  相似文献   
8.
唐高力士祖父之迷和高力士父亲被杀二事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力士家族的五块墓碑对高力士祖父和高力士父亲被杀的记述都较为混乱,论文比较五块墓碑的不同记述,结合这家族的史料以及各墓碑的写作背景,辨别各碑对这两个问题记述的对错及其原因,从而解开高力士祖父之迷,同时也探讨了高力士父亲被杀的秘史。  相似文献   
9.
冼姓是地域性很强、古越族色彩很明显的姓氏,岭南较多,而岭北少有。有关该姓氏的来源,学术界一直有分歧,有中原沈子国说、福建迁来说和岭南本土说。文章全面分析岭南各种冼氏族谱有关冼姓来源的记述,指出这些观点实是为遥遥华胄而杜撰的,错漏百出,据岭南的冼氏族谱而否定冼姓的古越族色彩并不可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