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青海民和“嘛呢经”,是流行于青海东部农业地区汉族民间的一种信仰艺术。同时,它也是有着多元民间信仰形态以及民间音乐艺术形态的、一种具有地方标志性特征的民俗生活文化。嘛呢经在当地乡村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教化、调节及维系等功能。本文从文化人类学及民俗学角度对此进行了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商文娇 《陕西教育》2009,(3):71-72,70
二十世纪的20年代,在英国兴起了被称之为"功能主义"的理论派别.功能主义学派以强调研究人类文化现象的功能,或强调用功能的眼光来解释文化现象而得名.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现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功能主义"曾对音乐的研究产生过很大影响,探讨音乐文化中所体现的各类功能现象,以及音乐文化的一些特殊作用,是为了更好的去解剖人们创造、寓意和追求这种音乐功能作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锣鼓音乐是土族纳顿节主导性的仪式音乐,其节奏短小反复,既丰富多彩,又简单质朴,具有鲜明的民间色彩.在土族纳顿节各项仪式的实际展演中,锣鼓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传递着仪式内涵,引导着仪式进程,发挥着控制文化时空、给舞蹈和戏剧表演进行伴奏、渲染节日气氛等重要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