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1.
文章认为,明代笔记中散杂着大量有关西域的记载,这些文献虽零散琐碎,却内容丰富,是作者最直观的认识与记录,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认识价值和文学价值,为人们了解更为丰富的西域历史社会风情,提供了有血有肉的纪闻资料,是了解古代西域的又一重要窗口。同时以明代笔记为切入点,对散见于其中的有关西域的记载及其价值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凤姐的一生为了贾府的事业,为了婚姻爱情绞尽脑汁、殚精竭虑,然而苦心经营的结果却是被丈夫所弃,不顾病躯竭力撑持的贾府一败涂地。她的悲剧阐释了一个争取独立人格,争取专一爱情的女性在男权社会末世中的必然灭亡。  相似文献   
3.
历来学界对于庾信的关注甚多,而对同样“牢笼于一代”的王褒论及较少。王褒的文学成就虽略逊于庾信,但他作为琅邪王氏的后代在北周的影响力却是超过庾信的,他在推动南北文学交融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王褒诗文风格在人北前后颇有不同,人北后的作品无不充满了羁旅之恨和乡关之思,呈现出雅健多悲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4.
清代桐城名士姚元之一生并未践履新疆,但其所著笔记《竹叶亭杂记》中却有近二十条有关新疆的记载,涉及政治、民俗、物产等多个方面。它们或源于姚元之编撰官书时所见的第一手资料,或耳闻于徐松———这一曾对新疆亲历考证的同年好友的讲述,这些记载不但使人增广见闻,而且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认识价值等。  相似文献   
5.
深谙仕途况味的汤显祖在”为情作使”的意图下,创作了“二梦”,因而“情”是这两部戏的表达宗旨。“二梦”既展现了善情,又描写了恶情,并有意识地揭示了善情为恶情所吞噬的过程,从而对官场社会予以强烈的批判,对追求宦情的人士子予以警醒,同时也表现了作对世事的难以忘情。  相似文献   
6.
叶燮的诗学论著《原诗》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批评著作中属于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著作。其“系统”并不是指他有一种有“体系”的方式建构了一种不落俗套的理论,而仅仅是因为他写出了有“系统”性质的著作。文章将围绕叶燮为什么抛弃中国传统的“诗话”写作话语,而采用一种“系统”的书写方式原因在于:一是“末世”中的清理;二是“当时体”的匮乏。  相似文献   
7.
在曹雪芹的笔下,与宝玉同台演出并在文中起着支柱和统领作用的人物其实是凤姐.凤姐与宝玉,一个赞其才,一个赏其情;一个是闺阁中的领袖,一个是闺阁中的良友,他们呼吸相通、命运与共,都是具有"空灵"之性的人物.他们的"灵"性在现实的具体表现为:情与才.曹雪芹在文中有意地处处显露二人的特殊关系,目的就是通过这两个核心人物来体现他的创作意图.在<红楼梦>中,他对以凤姐为代表的众女儿的才华予以歌颂,对"情痴"宝玉推崇、爱护女儿的做法更予以颂扬.但处于末世的他们,最后的结局只能是悲剧.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分析建国初期“三反”、“五反”运动产生的起因、过程及结果,阐述了“三反”、“五反”运动与保持共产党先进性的关系,以期对当今党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曹雪芹的笔下,与宝玉同台演出并在文中起着支柱和统领作用的人物其实是凤姐。凤姐与宝玉,一个赞其才,一个赏其情;一个是闺阁中的领袖,一个是闺阁中的良友,他们呼吸相通、命运与共,都是具有空灵之性的人物。他们的灵性在现实的具体表现为:情与才。曹雪芹在文中有意地处处显露二人的特殊关系,目的就是通过这两个核心人物来体现他的创作意图。在《红楼梦》中,他对以凤姐为代表的众女儿的才华予以歌颂,对情痴宝玉推崇、爱护女儿的做法更予以颂扬。但处于末世的他们,最后的结局只能是悲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