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宇玮 《现代教学》2015,(Z1):38-39
学校作为培育学生的主阵地,对培养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能让学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上海市浦东新区海桐小学基于孔子"六艺"构建了"六艺修身"学校文化,从校园环境、课程建设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推进学校特色文化的构建,从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基。作为上海市第一批双语实验学校,我校以"健康身心、高雅情趣、国际视野、科学素养"为办学理念,以"六艺修身"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致力于构建师生共  相似文献   
2.
我校多年来一直坚持对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开发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学校英语课程,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和英语综合能力。除了国家规定的英语课程之外,我校英语课程还包括了外教课程、双语课程和英语微型课程。  相似文献   
3.
作为上海市首批双语实验学校,上海市浦东新区海桐小学十多年来坚持不懈地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并将科学教育双语课程作为课题研究,对校本课程改革不断地进行深入探索,成功建设了小学科学教育双语校本课程,并形成了《走进科学》整套五册学生用书,成为了上海市首家推进小学科学教育国际化学校。本期,我们将该校对于小学科学教育双语校本课程建设的价值定位、阶段性成果以及教师的相关教学案例进行展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做个好校长     
首期的“当代校长”讨论了关于“校长角色”的问题,引起读者的较大反响。这期的话题是由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所引发——“一个好校长意味着一所好学校”。客观上讲,凡是走上校长岗位的,其内心都会憧憬着成为一名“好校长”,可“好”的标准又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5.
【案例一】 英国阿姆斯特朗小学有着不同类型的学生。该校校长大卫叫得出每个学生和他们家长的名字,并以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为荣。大卫认为:“校长的价值在于为学生和教职工作贡献,同时也要实行多种有效策略来确立正确的学校愿景。校长需要努力工作,成为全校师生的楷模,向人们展示你已经准备好为学生付出一切。另外,副校长与我实行的是联合管理的方法。我们讨论沟通,交换意见,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6.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固定的班级授课形式为主,这种形式注重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长于向学生进行集体教育,对文化基础知识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和个性发展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因此,学校的教育教学如何兼顾全面性和个别性,即既要兼顾学生群体的均衡发展,同时又要满足学生的个体需  相似文献   
7.
孔宇玮 《上海教育》2011,(19):47-47
来到英国北爱尔兰ST.TERESA'S小学深入探访,我们发现学校的规模不大,学生人数在300人左右。进门就是一个传达室,校长室紧挨着传达室,似乎校长随时准备着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走廊里按照一个个主题布置得琳琅满目、色彩缤纷,透着一种亲切、朴拙的味道,一看就是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的,吸引得大家驻足观望。  相似文献   
8.
“健康身心、高雅情趣、国际视野、科学精神”是海桐小学全体师生发展的共同目标,也是学校的办学理念。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发展目标,以“科学教育双语”校本课程为抓手,实现学校文化与课程的携手共进,在课程中融入学校文化的要素、体现学校文化的特质,促进学生发展,实现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9.
孔宇玮 《上海教育》2006,(5A):51-51
什么是好校长,100个人可能会有100种说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固定的班级授课制形式为主,必须承认,这种形式对文化基础知识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中国的教育发展史上功不可没。但是,随着整个社会的快速变化和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渐渐地显示出它的种种弊端:划一的教学标准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学上“以人为本”的思想,浦东新区梅园小学于1999年起同华东师大教管系合作进行了“走班制教学模式”的研究。“走班制教学模式”是一种打破固定的班级授课制形式,按课程内容重新编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爱好及已有的学习程度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走入不同的班级进行学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