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3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五年的教学实践越来越使我认识到:深入地钻研教材,巧妙地处理教材是语文教师一项最重要的,需要一辈子花气力的基本功。我在向优秀教师学习和实践中体会到:语文教师钻研教材。要在“深入”上下功夫;处理教材,要在“浅出”上做文章。一、钻研教材,要在“深入”上下功夫。1.要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首先是深入地理解课文的重点。例如《繁星》一课讲了作者巴金三次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不同感受,重点段是第三段。可许多参考资料上都简单地认为作者第三次在海上看繁星的感受是“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我  相似文献   
2.
我是校长进课堂的坚定支持者,我对课堂有太多的情结。我是从课堂中成长起来的。我1981年参加工作,1988年参加江苏省首届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我从学校到县区到大市到全省,一路过关斩将,拔得头筹。1989年又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首届中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奖赛荣获一等奖。是三尺讲台,让我从县城的小讲台走向了全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3.
<正>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美好的雨似乎会挑选时节,降临在万物萌生的春天。伴着和风,趁着夜色,它细细密密地滋润着万物。黑沉沉的乌云压在头顶,无论是田野还是小路都隐没在夜色里,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灯火放射出光芒,显得格外突出。等第二天天亮的时候你再去看,花瓣上缀着雨珠,锦官城的大街小巷定是一片万紫千红。  相似文献   
4.
<正>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诗歌大意夕阳的余晖铺洒在江水之中,江水一半呈现幽冷的青绿色,一半被染得通红。最惹人喜爱的是九月初三的夜晚,露水圆润如珍珠,新月高悬似弯弓。  相似文献   
5.
<正>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歌大意我在苍松下询问小童子,他说师父去采药了。只知道人在这大山之中,可山中云雾缭绕,又哪里能知道他的行踪呢。诗歌故事贾岛是唐代出名的“苦吟”诗人,他写诗时,每句诗、每个字都反复锤炼,花尽心思。因为用心,因为“苦吟”,贾岛还出过“车祸”,也“因祸得福”写下千古名句。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的好课观,可用16个字概括,即"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写写练练"。一、书声琅琅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这是我国传统阅读教学的宝贵经验"。熟读精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了读在理解中的重要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强调了读在写作中的重要性。书声琅琅,要求语文教师把读书训练摆在第一位,要提高读书的数量,更应提高其质量。短的文章要让学生熟读成诵,长的文  相似文献   
7.
要让学生学会提问题,尤其是提有价值的问题,首先是老师自己善于发现问题,发现有质量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导课.师启发生大声发言.板书:二泉映月) 师:请读题目. 生:(轻声地)二泉映月. 师:再响亮一些. 生:(大声地)二泉映月.  相似文献   
9.
小朋友们都喜欢看电视。是呀,电视多好看呢:画面清晰,内容有趣,不仅可以见其形,还可以闻其声。特别是动画片,更是爱看了。那“火眼金睛”的孙悟空,那“铜头铁臂”的葫芦娃,那“滑稽可笑”的唐老鸭……给小朋友的童年带来多少快乐呀!但是,我认为,还有一件事比看电视更有意思,那就是阅读。阅读是积极的脑力活动。边读书,边思考,你会进入书中和书中人物一块儿激动,一块儿欢笑,一块儿流泪。你仿佛也变成了书中的主人公。阅读能让你高尚。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高尚的人交朋友,好书读得越多,你的高尚朋友越多。俗话说“近朱者赤”,那你不也成了高…  相似文献   
10.
校长如何成长?这是每一位校长都十分关切的问题。有人说校长在读书中成长,因为读书能滋养人的心灵,能提高人的品位;有人说校长在思考中成长,因为“我思故我在”,思考使人深刻;有人说校长在实践中成长,因为“行为知之始”,实践之树常青。我认为这些说的都有道理,都能给人启迪。但我个人认为,研究是校长成长的必由之路。研究者,必然要读书,要思考,要实践。研究者,必然是思考的行者,是探索的行者,是总结的行者。研究,使校长走向教育家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