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小学的教育是基础性教育,是每一个公民必须接受的教育。它的优劣,关系到孩子的一生,自然也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突飞猛进已经向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改革的步伐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班主任也要想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管理好班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下面是笔者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
孙祥中 《考试周刊》2012,(88):183-183
小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是每一个公民必须接受的教育。它的优劣,关系到孩子的一生,自然也关系到社会能否进步和发展。班主任应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管理好班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本文谈谈班主任工作的几个妙招。  相似文献   
3.
孙祥中 《考试周刊》2012,(47):134-134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逐渐广泛地应用于《品德与社会》教学之中,教师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由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视听形声结合的高效率课堂教学方式取代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低效课堂教学方式,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孙祥中 《考试周刊》2012,(48):175-175
品德与社会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必修课,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重视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但是由于许多原因,品德与生活课在苏北地区的农村小学没有得到重视,因此有许多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存在马虎心理,不重视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所制定的课堂教学目标流于形式,空洞、抽象、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改变这种现状就成为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