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新课程改革启动以来,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古老的语文课重新焕发出了青春活力。个性解读、合作交流、自主创新、情感体验、综合实践等众多崭新的元素营养了语文课堂,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一味彰显某种教学思想,为思想而思想;盲目强调学科的整合,而模糊了语文学科的个别属性;将工具与人文剥离开来或对立起来,顾此失彼;用现代教学手段的直观生动来替代对文字的多元感悟;教师生怕被扣上“师权”这顶帽子,被学生牵着鼻子走等。所有这些,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甚至将语文教学从一个极端带向了另一个极端。如何理性地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凸显语文本色,构建有效课堂?本文仅就以下方面作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名师是一所学校发展历程中文化积淀的阶段性、符号性人物.是这所学校乃至所在区域最宝贵的学术力量和优质资源。学校已有的文化特色、实践经验和学术成果在他们的思想与行为中生动凸显。如何利用名师资源促进本校教师发展和打破校际壁垒.实现资源共享?成都师范附小姚嗣芳工作室的建没与实践诠释了这一诉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