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廖立敏  刘富良 《文教资料》2009,(10):215-216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因此更需关注女大学生、贫困生、生理和心理缺陷学生、专科生等就业弱势群体的就业求职.应从社会、高校、大学生自身三方面着手,共同努力,帮扶弱势大学生群体就业.  相似文献   
2.
醚类有机污染物结构与毒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分子电性相互作用矢量对25种醚类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与其对幼鼠的毒性值(pC50)建立定量结构一活性关系(QSAR)模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得到的5变量模型(M1)复相关系数(Ri)为0.918、标准偏差(SD,)为0.128,留一法(LOO)交互校验(CV)预测值的复相关系数(R^2CV1)为0.845、标准偏差(SDcv1)为0.175.用逐步回归的方法筛选3变量进行建模(M2),复相关系数(R2^2)为0.912、标准偏差(SD2)为0.125,留一法(LOO)交互校验(CV)预测值的复相关系数(R^2CV2)为0.871、标准偏差(SDcv2)为0.152.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非氢原子类型分类、基于非氢原子相对电负性和非氢原子间距离等进行计算得到的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为描述子,对取代芳烃的结构进行表征.用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研究并建立了取代芳烃定量结构-急性毒性(QSAR)关系的6变量模型,其复相关系数为0.970;采用SPSS统计处理软件对变量进行逐步回归(SMR)筛选后,建立了5变量的QSAR模型,其复相关系数为0.964.上述模型对26个取代芳烃的急性毒性的预测值与实验值能较好吻合.留一法进行交互检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型结构描述法用于芳烃类化合物水溶性(-lgS_w)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芳烃类有机物结构与水溶性的关系,从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出发,按照不同类型原子之间电性作用得到一种分子结构描述方法,即三维分子电性距离矢量(3D-MEDV);利用该矢量对34种芳烃类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通过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4变量定量结构—性质关系的-lgSw模型,复相关系数(R)为0.945,标准误差(SD)为0.468.再用留一法(Leave-one-out,LOO)交互检验对模型进行了评价,得到的复相关系数(RCV)为0.908,标准误差(SDCV)为0.598.结果表明:3D-MEDV能较好地表征芳烃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化合物非氢原子自身及非氢原子之间的关系为分子结构描述符,对大青中叶35个挥发性化合物结构进行了参数化表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建立了两个化合物结构与色谱保留时间之间的关系模型。两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为分别为0.969和0.976,"留一法"交互检验的复相关系数(RCV)分别为0.954和0.955。结果表明分子结构描述符能够恰当表现该类化合物结构特征,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本实验室提出的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3D-HoVAIF)对34个环己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抗禽流感药物结构并与其活性建立定量构效关系模型,然后采用逐步回归对变量进行筛选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3D-HoVAIF描述子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活性之间的QSAR模型.其复相关系数(R),交互校验的复相关系数(Rcv)和模型的标准偏差分别R为0.947,SD为0.466,Rcv为0.912,SDcv为0.536,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表明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能较好表征该类分子结构信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应用一种反映分子局部微环境描述子——原子电性相互作用矢量(vector of atomic electronegative interaction,AEIV)和原子杂化状态指数(atomic hybridation state index,AHSI)对喹啉类化合物的13种分子中的129个~(13)C-NMR谱建模模拟,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得到定量结构波谱关系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_(MM1))为0.988,标准偏差(SD_(MM1))为5.317.采用留一法交互检验结果R_(CV1)为0.987,SD_(CV1)为5.630.随机抽出两部分分子进行检验,得到的相关系数R_(MM2)为0.993,R_(MM3)为0.987.结果表明,使用AEIV和AHSI所建模型具有相当的预测能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进行了结构表征,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模型,同时采用逐步回归对变量进行筛选后,建立了123个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3变量模型,模型的建模计算值复相关系数(R),交互枝验的复相关系数(Rcv)和模型的标准偏差分别为R=0.705,SD=1.298,Rcv=0.676,SDcv=1.308,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