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张雪瑜 《考试周刊》2013,(49):26-27
知识素养是创造型语文教师必备素养中的基础素养,它的内涵十分丰富。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四个方面介绍知识素养的内涵:深厚的语文专业知识素养;丰厚全面的各学科文化知识素养;扎实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素养;全面的现代科学知识,即多媒体知识素养。  相似文献   
2.
张雪瑜 《考试周刊》2015,(43):26-27
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语感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发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感训练。本文主要介绍语感训练的几条途径:在读中培养语感,在品词析句中提升语感,在联想、想象中发展语感,在说写训练中实践语感。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低效现象,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能引发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所以,要在文言文教学中注入新的活力,让古老的文字重现生机,让学生由衷地喜爱文言文.  相似文献   
4.
5.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毛泽东诗词内涵丰富,意蕴深刻,风格绝殊,学生大量诵读,可以丰富文化内涵,提高文学素养,还可以获得某种精神上的启迪,是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资源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非读不可”,“现在的教就是为了将来的不教。”近几年来已成为多数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目前语文教学已基本摆脱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的传统教法,许多同行运用阅读教学法教语文,一般采取预习中学生自读、课堂上教师指导读。课堂阅读的形式亦灵活多样。诸如,朗读、默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等等。通过这种形式长期训练,学生的确也能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形成初步的阅读能力,养成一种行为习惯。若站在有利于学生将来进~步发展的角度,将目光瞄向未来,以素质教育的标准来评价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不难发现目前所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