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平行四边形,怎么想到割补化归 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中.老师会开门见山地问学生:你有办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吗?.  相似文献   
2.
一次,笔者和几位教师朋友聊到了数学教育家张奠宙先生曾经举的“船长的年龄”问题:“有一条船,船上有75头牛,32头羊,问船长几岁。”这个本来无解的问题,中国的被测学生中却有92%的学生得出了“75-32=43(岁)”的结论。这个结果让人唏嘘,我们纷纷感叹学生不注意审题,被思维定势牵着走。  相似文献   
3.
家庭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我们通过对500名家长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并结合国内外成功家庭教育的案例,整理归纳出以下六条。话都将变成空谈。”你孝敬老人,子女才可能孝敬你;你下岗择业时充满自信,子女才可能面对挫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要使课堂精彩,必须要有良好的提问艺术,要使学习活动有效,课堂提问必须有效。然而在听课的过程中,却发现了几个尴尬的场景,现加以陈述与分析,以期得到教师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这次课程改革运动,教师是最后的承担者,是最艰苦的实践者.他们需要领悟课程设计者的设计意图,他们需要把设计意图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需要延续传统课程中已被社会所认可的以成绩为核心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6.
近日.她与师傅同上一堂课——新世纪版三年级上册“面积”章节中的“量一 量”。在自己上课、听课后,她对师傅的“摆一摆”(用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图形)这个环节一隋有独钟”。认为“摆一摆”的过程,让学生不但创造出了各种图形.深刻体会到了面积大小的含义,并且由充满创造性的摆替代了整齐划一的测量、练习.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也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习热情、兴趣,更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原本好奇、好动的孩子有了发挥潜能的余地.于是她产生了再次上课的念头。事后我反思.为何同样的教学设计.却得到不一样的效果?在我们的讨论中.渐渐明白了……  相似文献   
7.
8.
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在上“分数初步认识”时有这样一个片段:吴师请学生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方形、圆形纸片,折出自己喜欢的图的1/2,同时与小伙伴交流。孩子们不同的折法表现着1/2,并贴在黑上。不知谁喊了一声:“我折出了圆1/4!”同学们把惊奇的目光投了过,此时的吴老师显得有些激动:“什,你折出了圆的1/4?能把你的折法绍给小朋友吗?”这位同学高高地举手中的圆形纸片,说:“我把它对折对折,就得到了1/4。”吴老师满腔情地鼓励他:“很有创造性!同学们出图形的1/2,你却大胆地折出了/4。你能说说1/4是什么意思吗?”这同学兴致勃勃地讲出了1/4…  相似文献   
9.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就把目光投向了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大家不约而同地认识到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在新世纪的地位和价值,研究21世纪对本国家庭教育的挑战。我国政府与教育理论界对此也十分关注,研究并强调指出,新世纪的家庭教育应注重为孩子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教会孩子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充分挖掘孩子的潜力,使孩子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开发,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施益新  章立平 《师道》2005,(6):37-38
“为什么不让学生探究?”教育专家和教材编撰人员在问。他们想不明白,探究学习是新课改推崇的学习方式之一,价值毋庸置疑,而且展开式的质疑、调查、合作和探究活动,会极大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作用毋庸置疑。“为什么不让学生探究?”老师们也在自问和反思。探究学习符合新课改的精神,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