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教育   22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如果说1956年前后,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曾有过良好的开端,那么1958年到1960年间,他倡导与高举的“三面红旗”则可视为这一探索的继续,但明显地存在着以经济建设为主向阶级斗争为纲的不断偏离。本文力求对这种移位与颠倒的轨迹作出比较客观的描述。  相似文献   
2.
1956年前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曾经有过良好的开端,但继而发生了严重的挫折,原因何在?学术界一般习惯于从以后的历史过程中去考察,本文则着重从曾经有过良好开端的初步探索过程本身去寻找导致后来挫折的蛛丝马迹。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育必须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目标,而要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彻底改革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建立起"以能力为目标、以基地为载体、以学分为纽带"的三个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宁波大学是以改革开放为背景兴建起来的一所新型综合性大学。纵观学校的发展历程和改革成就 ,宁波大学始终以“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为培养目标 ,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懈的研究与探索。通过积淀与创新 ,形成了目前在全国高校独树一帜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平台 +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培养模式在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以及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等方面均具有突出的特点 ,并已形成明显优势且取得了初步成效。一、追本溯源 :宁波大学人才…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晚年在探索中国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之所以有着“阶级斗争扩大化”与“经济建设空想论”两大失足,这跟他心目中有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密切相关。正因为如此,本文在对这一理想社会模式形成过程作历史考察的同时,对其所包含的基本内容以及产生错误的根源进行比较深入的剖析。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值得引以为鉴的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6.
丛进撰写的《曲折发展的岁月》一书是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949——1989年的中国”系列巨著的第二部。该书出版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的反响。本文对该书从选题、结构、材料、观点、方法等几个角度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评价,认为这是一部多年来很少读到过的难得的好书。同时,也指出了该书的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习惯于把我们党在一九五七年发动的整风运动与后来开展的反右派斗争联系在一起,简称为“整风反右”。有的则干脆认为:整风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蛇出洞,因此,它必然要发展为反右派斗争。整风倒底是不是为了反右?两者有没有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究竟应该如何评述反右派斗争中曾经运用过的“引蛇出洞”的策略?能不能笼统地认为“那套翻云覆雨、‘引蛇出洞’、‘钓鱼战术’的做法,更使所有忠诚的同志和朋友都感到寒心和害怕,使党严重地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1848年发表的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令性的文献——《共产党宣言》里,就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必须用暴力手段推翻资产阶级以建立自己的统治,并进一步为实现共产主义而斗争的思想。如果说《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科学理论正式诞生的话,那么,一八五二年三月五日马克思给约·魏德迈的信则是他在经历了一八四八年欧州大革命的  相似文献   
9.
综观历史,不难发现:上海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给宁波的发展带来过积极的影响,但同时又是导致宁波从近代以后逐渐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浦东开发开放会不会使过去的历史重演?本文通过对宁波与上海经济联系的历史分析与浦东开发开放对宁波经济所产生的正负效应的预测与调查,提出了浦东开发开放后,宁波经济发展应该采取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党史学界在讨论毛泽东同志和立三左倾错误的关系问题时,有一种观点认为:早于立三左倾思想在党中央占据统治地位以前,毛泽东同志就有过攻打中心城市的主张。例如,一九二九年四月五日代表四军前委给中央的复信中提出的“争取江西”的计划,其中就谈到造成向南昌包围之势的问题;一九三○年二月七日于坡头召开的红四军前委,五军、六军军委、赣西特委联席会议(史称“二·七”会议)上,又作出了攻打吉安的决定。“这些都反映了立三路线攻打中心城市的思想。”针对上述观点,本文发表一点浅见,以期引起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