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小学科学课程从2017年开始从小学一、二年级开始设置(原为三到六年级)。对于低年级小学生的科学学习特点和对应的教学方法,广大一线小学科学教师面临很大挑战,也开始了实践研究。依据低年级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论证和阐释了低年级段小学生在语言发展、科学认知、感知觉和思维方面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提出教学建议:以听说为主,指导读写,学习运用科学术语进行科学表达;模仿与探究结合进行科学学习;注重学生体验,从感知觉向科学概念发展;注重观察方法,从脚本构建向科学探究学习发展。  相似文献   
2.
3.
基础教育改革呼唤小学教师素质全面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步伐的加快和社会发展对小学教师提升学历的要求,中等师范教育逐步向高等师范教育转轨,特别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小学教师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以及随之而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传统的基础教育形成了巨大冲击,对小学教师职业也提出了新的标准和新的要求。小学教育的管理者、研究者、实践者等,从不同角度对小学教师的素质(包括教育观念、知识层次、实践能力、专业情意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北京市某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小学教师对其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有着强烈的诉求;对其专业水平又有着强烈的内在要求。通过对小学教师专业诉求与要求的分析,我们看到:和谐的学校氛围是其专业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教育教学改革核心理念稳定性是专业稳定发展的保证,直面教育实践的专业培训是专业发展的有效措施;而专业情意、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提升是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5.
从清末时期至今,小学科学教育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百年的科学教育思想从教科书中得以体现。随着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小学科学教科书也经历了很大变革,从清末的“格致”“理科”到民国时期的“自然”再到如今的“科学”,从科目名称到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了解我国小学科学教材的变迁对科学教育的发展以及科学教材的编写都有及其重要的意义。而物质科学内容作为小学科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将以物质科学内容中的“磁”为例来分析和探讨小学科学教材中物质科学内容在知识的选取、内容安排、呈现方式和表达方式等各方面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学科学课将逐步替代小学自然课,成为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课程。目前国内多所高等师范院校都已开始着手或准备培养小学科学课师资。小学科学课教师的培养已成为科学课程改革的关键和高等师范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研究小学科学课程对教师的新需求,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全面培养小学科学教育师资,是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本文主要从教育理念、知识构成、教育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分析研究小学科学课程对教师的新需求。■一、小学科学课程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科学课程价值目标的追求,强调了学生在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7.
科学课程价值目标的追求,强调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情感、形成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科学课程教师要成为探究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研究者和评价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综合培养”、“过程研究”、“科学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等理念。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科学发展历史的考察,根据哲学重演律的观点,文章认为儿童的科学体验和学习对应科学发展的原初阶段,这对儿童科学教育有一定的启示:科学教师的正确态度是儿童科学教育的关键,儿童科学教育必须强调科学体验,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技术活动可以独立开展。  相似文献   
9.
根据心理学对态度的研究成果,结合小学科学课程特点,解释科学态度的内涵。以此为基础,阐释了科学态度在注意力方面、意志力方面和情绪情感三方面的表现,提炼出激发学生科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学习动机和使学生获得科学学习成就感的小学生科学态度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