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在中学语法知识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弊端,如:把语法知识的各个组成部分割裂开来,让学生掌握的是零散的知识点,而不是系统的语法知识整体;过多地讲解术语、定义,忽略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孤立地传授语法知识,与听说读写训练脱节等等。因此学生感到语法知识枯燥难学,学而无用,遗忘率较高。怎样消除这些弊端,如何改进语法知识教学,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说“比喻”     
“比喻”是一种很常见的修辞方法。它既简单,又复杂。说它简单,因为人人都会不同程度地使用比喻。说它复杂,因为它跟某些貌似比喻的句子有时不易分清;跟借代、比拟等修辞方法也容易混淆,有时在同一语言片断中又与其他修辞方法同时存在。本文拟就上面几种情况加以分析。 “象”、“仿佛”等词常用作比喻词,但并不是有这些词的句子都是比喻句。如:  相似文献   
3.
经过十多年的学历补偿教育,开封市中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大大提高,市区已基本无学历教育任务,县郊学历达标任务也在逐年减少。总之,实行教育转轨势在必行。1991年我院按照省教委师训处的指示,进行继续教育试验。根据学院的要求,中文科举办了新任初中语文教师继续教育班。开封市各中学的新任初中语文教师均为这几年从河南大学、开封师专毕业的年轻人,他们在大学时学过教育学,心理学  相似文献   
4.
初中第六册语文课本里有《多重复句》的知识短文,这是中学生系统学习多重复句的开始。多重复句是复句教学中的难点。要想深刻理解复句的思想内容,要想把比较复杂的意思用一个长句子紧凑严密地表达出来,掌握和运用多重复句是重要的。 (一) 复句是由一个个的单句构成的,而多重复句则是复句的复杂化,是从单句发展到复句后的进一步发展。讲授多重复句必须在一般复句的基础上进行——运用一般复句的知识来分析多重复句。一般复句的各种关系,常用的关联语词,也都是多重复句经常运用的。一般复句只是一层关系,用一套关联词语(有时不用),而多重复句,  相似文献   
5.
公益广告语言亲切感人,体现了人文关怀。许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表明,商业广告虽是一种纯粹的商业性诉求活动,它也应借鉴公益广告的情感诉求方式,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这样才能获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方言是民族共同语的分支或变体。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可以说是方言的高级形式。普通话的词汇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开封话属北方方言,所以开封话与普通话在词汇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作为共同语的一个分支,它与普通话也存在着明显差异。现仅就二者的词汇差异作些说明。  相似文献   
7.
开封地处中原,属北方方言区。该地方言在与普通话交际中并无明显困难,但与普通话仍有不少差异。本文就语音方面作一初步探讨。 开封地区包括开封市(县)、兰考县、尉氏县、杞县、通许五个县区,这五个县区的方言又不尽相同。下面从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与普通话作一对比。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记录口头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语言文字是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工具,人们利用它传达信息,交流思想,协调行为,组织社会活动。一个社会如果离开了语言,生产便会停止,社会便会崩溃,可见人类社会须臾也离不开语言。语言文字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比如,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最发达的语言之一,用汉字记载了浩繁的古代文化典籍,珍贵的科技资料。汉语、汉字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播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一个民族语言情况,反映了民族文化发展的情况,一个社会语文水平的高低,反映了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高低。在全国贯彻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决议之际,语言文字规范化应作为提倡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革,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事物,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不断更新。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中对社会生活最敏感、反映最及时的要素,因此现代汉语中涌现出一大批表示新事物、新观念的新词,以满足人们交际的需要。这些新词  相似文献   
10.
网络语言--语言的新变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大力发展网络研究和应用后,以青少年学生为基础的网民群落,凭借他们自身的开放、包容、创新的特点,在否断的网络交流中逐渐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区别于传统的汉语,网络语言更加形象、生动,表现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具有活力。本文分析了网络语言的含义,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类型及特点,最后提出了我们对待网络语言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