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镜赋论     
唐赋创作繁荣,近些年来,对唐赋的研究渐渐升温,但对器用物品入赋的现象较少关注。唐代镜赋创作数量多,质量高,内容丰富、主旨取向、艺术手法都有开拓和进展,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意义。唐代镜赋的主旨主要为:赞颂君主之仁德;歌颂君子之美德;抒发赋家"自我"之情思。在艺术上的独特之处为:风格的雅正;"体物"的回归;视野的阔大;对比烘托的手法、双起双收的结构。儒家视镜为正德修身的象征,道家视镜为"道"的体现者,道教更视镜为神异的宝器,镜赋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观念、社会风俗及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2.
"沉郁顿挫"被认为是杜诗的基本风格,然对其解释历来众说纷纭。实则是杜甫自夸其赋:"沉郁"意为"精微深奥、知识广博","顿挫"意为"雄壮豪放"。司马相如、扬雄之汉大赋即具此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3.
唐代镜赋论     
唐赋创作繁荣,近些年来,对唐赋的研究渐渐升温,但对器用物品入赋的现象较少关注。唐代镜赋创作数量多,质量高,内容丰富、主旨取向、艺术手法都有开拓和进展,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意义。唐代镜赋的主旨主要为:赞颂君主之仁德;歌颂君子之美德;抒发赋家"自我"之情思。在艺术上的独特之处为:风格的雅正;"体物"的回归;视野的阔大;...  相似文献   
4.
国家安全治理的价值旨归是安全治理体系建设的引导与规约,规定着国家安全治理实践的延展空间。将"人民"作为国家安全治理中的价值主体,不仅是国家安全治理实践合法性的基础,也是安全治理中各种价值的结合点。"人民本位"要求在国家安全治理中坚持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生存安全与发展安全等相统一的综合安全观。其中主权安全和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两个基础。人民主体地位的强调以及综合安全的需求,也提出了国家安全总体性治理的要求。这一总体性的治理结构以统一领导、集分结合为设计原则,并且需要通过法制化建设为战略性治理给予指导。信息资源集成则是安全治理体系有效运转和实现前瞻性治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其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如何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达到培养学生终生发展的目的,是当今地理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笔者结合教学经验,阐述了实现高效地理课堂教学的几个方法。  相似文献   
6.
唐代工具赋在赋体文学题材开拓上具有创新意义,其主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道家之理,儒家之功,佛家之悯。唐代工具赋是赋家对工具的巧妙构造所作的颂歌,又是对工具所含哲理的阐释。由于工具不同于其他器物的特点,从而创造出一些独有的艺术特色,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唐代工具赋给后人留下了当时器物形制、构造、使用的有关情况,可补充史料的不足,具有较高的文化意义和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现代性正处于重构的历史之中,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变动中互构着其内在与边界。在后现代社会中,社会生活领域以系统性再分化的逻辑在分离与融合中再生产着社会生活的主体、生活领域以及公共生活本身。这一过程使个体重返公共生活并以总体性的方式再生着自身,公共领域以及公共性也在量与质上成长着。诸多愿景使我们对后现代领域融合社会的公共生活充满期待。但领域互动、融合之时也在衍生着隐忧,公共人的衰落、公共生活价值的迷失以及公共领域的碎片化等现实,都以一种消解的方式冲击着我们对道德共同体的追求。而我们只能期待一场以伦理自治为主旨的、塑造具有公共精神的道德人的新启蒙,走出这一自相矛盾的困局,使领域融合的社会成为总体性的,由道德的人构成的伦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按照21世纪人才需求特点塑造在校大学生的基本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要按照21世纪人才需求特点塑造在校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国家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相似文献   
9.
韩愈感春诗集中创作于三个时期:判司江陵时期,分司东都时期,返回长安安定期(平淮西前)。其意象多为"雪"、"李花"等北方常见之物。韩愈感春诗体裁多样,律体、偶对渐多;风格以枯淡平和为主。由此可见韩愈诗风的多样化与渐变性。  相似文献   
10.
公共行政战略无论在静态的文本意义上,还是在动态的行为意义上,都需要一种朝向公共利益这一终极价值的精神。而这一精神的实现需要一种理性的支持与规约。公共行政战略的理性精神是公共行政组织及人员在行政战略的价值定位、问题认知、工具选择等方面权衡、取舍的思维与行为范式。它是公共行政战略活动的价值意义、运营哲学和行为准则的整体概括。价值理性不断通过事实理性外显化、通过工具理性加以实践的过程就是公共行政战略理性精神的实现过程。虽然,公共行政战略的理性基础是一种历史的发展,但其只有以融合"价值—工具—事实"的三维理性为基础,才能真正彰显其精神内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