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中本体伦理中的伦理按通常的理解意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或规范;本体则是指先在于事物本身的特质,本体伦理就是指内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身特质的准则或规范。本文的标题"教学做合一的一个探讨:教师德业发展的本体伦理"意思是  相似文献   
2.
朱肃霞 《现代教学》2012,(11):21-22
今年3月,我们对宝山区"教师德业双修"项目的推进情况进行了报道,得到了一些反馈,希望本刊在介绍其制度建设和实施形态之后,能分析"教师德业双修"项目的核心思想,确认其教师教育的价值。本文对该项目的核心思想"教学相长"与"教学做合一"的"以教人者教己"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方法应依据于目标。真人教育的目标的实质是培养具有主体精神的能动的会生活的人,这就为方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限定的条件,即教育方法必须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据此,我们认为真人教育的方法应具有两个特征:1.在学校体现人与人关系的最基本的一对矛盾是教师与学生,要发展学生的  相似文献   
4.
朱肃霞 《现代教学》2014,(11):35-36
教育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教育论文是其成长过程的主要外显形式,通常以经验总结、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和教育叙事为其共同的形态范式。笔者由于工作原因,长期从事专项的课题研究,与基层教师联系紧密,因此十分关注教师对课题的理解与实施,鼓励教师在结题阶段撰写自己的实践经历,作为相关成果的组成部分。然而,不少教师在撰写论文中都普遍存在如下现象:善于教育叙事和经验总结,但在提升或反思其中的规律、原理时,会给人生拉硬  相似文献   
5.
我国幼教界长期以来把幼儿生动、连贯地讲述见闻、围绕主题描述图片内容等作为衡量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其结果只是在培养幼儿独白的书面语言能力,而实质上忽视了对话语言,即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是极其不妥的。当前幼儿语言教育上存在一个怪圈,教师们事实上在用对话语言的方式(如看图说话)去培养幼儿独白的书面语言,但在幼儿独白的书面语言中出现大量的对话语言特征后,又认为幼儿的语言能力不佳,于是继续用对话语言的方式训练,……,如此循环往复,效果必然不佳。殊不知,违其背了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表述、研讨和提问"的教学活动方式是指以学生的课堂表述、研讨和提问为主要外显行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活动方式。这种以学生为表述、研讨和提问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方式与教师原来的教学方式有很大不同,实际上是要从原来习惯的"以教论教"进入到"以学定教"的状态,其中充满着教师对自己原有状态的反思与突破,而此过程即教师德业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朱肃霞 《生活教育》2012,(14):10-11
教师专业的一个最为主要的特征就是从事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这种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专业素养与其他行业相比的特殊性。那么这种特殊性有何表现?我们可以从教育的原点(起点)——"教与学的活动及其关系"——上去探寻。之于教育而言,"教与学的活动及其关系"是学校,  相似文献   
8.
朱肃霞 《现代教学》2009,(11):44-45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命题之一,他本人虽没有留下正式意义上的界定,但他在1931年8月的《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中的关于“教学做合一”的论述,可以说是最为精到和全面的概括:“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同时,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  相似文献   
9.
现在不少基层学校都有以学校整体发展为依托,全面带动学校工作的“龙头”课题。如何调动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龙头课题中去,是摆在许多学校行政领导和教育科研指导人员面前的重要任务。我在从事学校教育科研指导工作的过程中深切体会  相似文献   
10.
“教学做合一”是我国伟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从1915年起,陶行知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攻读教育学,1917年回国,1919年提出“教学合一”,1925年提出“教学做合一”。时间过去了将近80年,“教学做合一”的提法是否已经过时落伍?在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