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支架式教学法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强调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建立概念框架,重新审视了教师和学生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各自的角色,通过搭建支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步骤,充分发挥学生写作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
黄淞  李恩庆 《海外英语》2014,(10):154-155
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从教学内容、施教者、学习者和考核评估四个方面入手,尝试构建英语专业文学翻译鉴赏课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研讨课为主、讲授课为辅,采用导入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侧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文学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3.
李恩庆  黄淞  王丽娟 《海外英语》2013,(9X):193-195
As probably the most misread writer of the 20th century, D. H. Lawrence was not only a great novelist, but also a great poet, who should have shared the same importance as W. B. Yeats and T. S. Eliot."Bavarian Gentians"is one of his masterpieces, which was written in the last few months of his life along with some other poems on death, heaven and hell, including The Ship of Death, Glory of Darkness and Song of Death. The mythological poem, a bit mystic and surreal, embodies the view of Lawrence on death. This paper is trying to give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images and theme of the poem.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理论,结合朱生豪、巴金、许渊冲、穆旦、杨绛等著名翻译家的翻译活动,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等方面,阐述了人的基本需要与翻译动机的关系。本文发现,在马斯洛提出的人类七种基本需要中,除归属与爱的需要与翻译动机的关系不大外,其他六种需要都可触发翻译动机。此外,各种需要对于译者的驱动并不遵从马斯洛理论中的层进关系,任何一种或多种需要都可成为翻译的动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