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着重探讨了凌叔华小说曲思想意义,创作心态以及她的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凌叔华是“五四”时期走上文坛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写女性,写儿童。以深婉细腻的心理描写见长,象英国女作家曼斯菲尔德的小说一样.具有“水晶似的清莹”,成为别具一格的心理写实小说;同时,凌叔华又是画家.她以画入文,为小说增添了“自然美’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3.
4.
钱钟书先生以学者冷静从容的心态,敏锐地审视观照对象,将学问、才情、感悟、哲理融为一体,对人生这本大书写下种种富有远见卓识的批注。《写在人生边上》是破体名作,钱先生将学术、创作相互打通,使之有界而又无界,由《写在人生边上》已露端倪。  相似文献   
5.
《天眼》多角度地反映了当代大学校园知识分子的生活,剖析了各类知识分子的灵魂,揭开了儒林的心灵秘史,溶入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生存困境的深刻思考;作品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天眼》吸取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的艺术精华,是一部颇文人化的小说,是当前非常及时的一部长篇力作。  相似文献   
6.
长篇小说《感受四季》艺术地再现了新时期二十年当代大学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十分细腻逼真地画出了一幅当代大学风云图,作品塑造丁一群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是一部大学校园知识分子的心灵史。  相似文献   
7.
当《收获》杂志刊登李辉“沧桑看云”专栏时,我就一篇一篇复印了他的章。现在《李辉集》出版(花城出版社1998年1月初版),我又买了《沧桑看云》,重又通读了几遍。我觉得我读到了好章,又结交(神交)了一位坛挚友!我和李辉素不相识,但我觉得我们的心相通。我们都是1978年考人大学,1982年毕业。  相似文献   
8.
书痴的日子是在书斋里打发的。打开书橱,书页送香,伫立橱前,随手拿一册在手,看那设计精美的封面及插页,读那读过多遍仍百看不厌的精彩文字,从文字中想象作者的音容笑貌,真是乐在其中。书痴爱书,恐怕只有嗜酒者一杯在手可相比较,我不喝酒不嗜烟,酒瘾烟瘾统统化为了书瘾,只要时时有新书可读,便觉时时新鲜充实。记得1986年我在四川大学进修时,见到导师带的一本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台湾版),真巴不得化作隐身人抢去先睹为快,先生说他不外借,我也不好意思张口。后来我听一位嗜酒者谈到他见别人喝酒,喉间便痒得难受,他这话倒使我想我上面说的一幕,便不由地对他同情万分。终于我托我的亲戚从台湾买来了《中国现代小说史》、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