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德国巴伐利亚州文教部在2006年底颁布的《巴伐利亚州科学文教部公告——中小学领导人员的任职资格》,提出了校长资格培训的新模式。对新模式中学校领导的任务、培训课程、应聘以及资格证书等方面所做出的改革等进行解析,有助于对我国即将启动的国家级教师培训计划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席卷着中国大地的教育改革浪潮已整整十五个年头了,不庸讳言,这十五年间的成果是令人瞩目的。然而,我们在对教育研究成果的分析中不难发现有这样一个明显的倾向,那就是教育研究的课题重在宏观和微观领域。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学科理论,都处于微观研究成果丰富(如学科教学法),宏观理论还需加强建构的状态(如素质教育策略,素质教育与二十一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相比之下,中观教育研究课题显得格外薄弱。这对目前中国教育来说是一种严重的理论倾斜态势。这种状况的持续,对中国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对我国教育科研队伍的建设,对中国教育的未来,都将是一种研究成果与实践或缺。笔者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浅见。  相似文献   
3.
德国教学设计流派普遍认为,教学与教学设计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教学前提条件之上,这些前提条件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其中最重要的两方面前提条件是不可缺少的:人类一心理学条件和社会一文化条件。许多理论都强调教学设计中要特别重视这两方面的前提条件。但是不同流派对之关键点又有不同的侧重性把握。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前提条件予以重点关注,构成了德国教学设计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1.当今困扰着中小学教师,更困扰学生家长的一项难题就是:如何指导学生确立对待电视文化的正确态度。由于这一现实性极强的问题尚未引起教育理论界足够的关注,因而来自有关专家深入考察后的研究、科学分析后的结论以及由此形成的有益性建议等等,目前均告阙如。其结果是,这一涉及中国几乎所有家庭的并且每天都不可回避的问题,在不同的学生家长那里和老师那里采取了千差万别的处理方式:隔绝式、节制式、放任式……。无论这些方式有多大的不同,但在总体趋向上部属于消极防御性质的,因而这类操作行为的结果只能是激起学生们的一阵阵越发激愤的报怨之声。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新矛盾生成的征兆,是一个迟早得认真回答的严肃课题。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线形教学在德国受到了来自教育界的种种批评。文章客观地论述并分析了对其批判的十条论据,即:教-学短路;忽视社会能力和学习者的自我组织;强调教师权威代替民主交往;同步学习;接受的、被动的学习;廉价的集体课;教育者对权力和控制的支配需求;教师自我陶醉的需要;线形教学反映了公共教育的束缚;仅仅是表面的教学纪律。  相似文献   
6.
社区老年人闲暇生活和闲暇教育是近年来受到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众多学者致力于相关研究。选取浙江温州市内几个社区老年人为样本,采取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方式,分析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的现实状况,社区老年人接受闲暇教育的影响因素。提出以下策略:社区老年人闲暇教育必须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文化程度等因素进行安排安排;健全保障制度与机制;拓宽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培养多种类型志愿者,参与帮扶老年人活动;开发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课程和拓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等。  相似文献   
7.
由学术研究型高校培养各级各类教师、为师范生提供大量学校实践机会,是当前德国教师教育的主要特征,在这其中实践指导教师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对德国教师教育的学校实践理论观点的评介入手,分析实践指导教师的地位、任职期待、任职资格、作用与任务,探析德国实践指导教师资格培训的选题、组织方式、特点和功能,指出学校实践指导教师在德国教师教育中担任着连接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的桥梁性角色.这种独具特色的师资培养模式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杜惠洁 《早期教育》2006,(3):I0001-I0001
从2002年起,德国许多州都在进行新一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改革。其中强调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跨学科教学(Fachuebergreifender Unterricht)。  相似文献   
9.
德国开放教学设计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惠洁 《教育科学》2005,21(4):61-64
本文从德国开放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入手,分析了德国开放教学设计的特点和基本原则,揭示了在实施开放教学设计过程中种种困境的原因及其发展走向,以期引发对我国教学方式改革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形成于2泄纪50年代后期的德国教学设计理论诸流派共同构建出一整套教学设计基本原则,主要有:明确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可逆性原则、相互依存性原则、恰切性原则和可控性原则.这些原则不仅与德国教育教学理论逻辑衔接完整,还为一线教师的教学过程运作留出了弹性空间.无论是解读德国教学设计基本原则本身,还是寻觅这些基本原则的提出与流变的轨迹,都会对构建中国特色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