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外国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文专业的必考科目之。但由于外国文学史时间跨度很大(从古希腊一直到二十世纪。东方文学部分也是上下几千年),内容又涉猎很广,所以很多学员感到复习起来无从下手,搞不清自己到底应该记住些什么以应对考试。因此,要复习好这门课,掌握方法和抓住重点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2.
自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初步迈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然而大学生的身价却因数量的激增而一落千丈,由人见人爱的“天之骄子”变为由用人单位挑来剔去的“商品”,专科生就业率仅有百分之三十左右,本科生就业率也只有百分之七十左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呈现出某种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起始于2013年下半年的基础文化类电视节目,目前又开始新一轮的热播。这些节目给电视荧屏带来了清新的气息,也对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基础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兴起:以《中国汉字书写大会》《中国好诗词》《成语英雄》《汉字英雄》为例 为协助宣传、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研发了汉字听写教育类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前辈总是谆谆告诫我们:做学问要诚实;要厚积而薄发;要耐得住寂寞;要甘于坐冷板凳。然而,在一个文化大跃进的时代,真正能坚守前辈教导的又能有几人呢?面对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绝大多数人所做的只能是顺应时代、顺应潮流、所谓“与时俱进”罢了。记得某报刊登了一幅漫画:大腹便便的领导拿着一纸下岗通知,告诉正伏案工作的陈景润“陈景润你十年没论文,你下岗了!”我相信,几乎所有高校的师生员工都会感觉其“于己心有戚戚焉”。高校是制造和传播文化的集中地,而许多高校都实行以各种量化指标为基础的考核评价体系,比如在什么级别的刊物上发表过多少文章,出版过多少著作,获得过多少、什么级别的学术奖,承担了多少、什么级别的研究项目等。这种考核关涉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直接涉及能否毕业、能否评上职称、科研经费的调拨及单位和各级领导的政绩。  相似文献   
5.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外国文学是各级各类考试中的必考科目之一,自学考试自然也不例外。但由于外国文学本身时间跨度很大(从古希腊一直到二十世纪,东方文学部分也是上下几千年),内容又涉猎很广,所以很多学员感到复习起来无从下手,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记住些什么以应付考试。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根据考试中的常见题型来谈一谈应该如何复习这样一门让很多人有畏难情绪的课程。  相似文献   
6.
短篇小说《归》与Pele Hamill的Going Home相比较,《归》中有十七个自然段在叙事顺序、人物动作、情境设置、人物对话等方面与Going Home如出一辙。《归》的开头与结尾虽有变动,但亦不如Going Home的开头与结尾精彩。毫无新意地重复别人已讲过的故事是没有学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德国作家笛米特·伊求的系列故事<拉拉与我>是一部受人喜爱,颇有影响的作品.作者采用独特的叙事方法,以幽默的笔触表现了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世界.文章力争从叙述方法、作品的幽默风格及其双向的教育导引功能对之进行探讨,从而肯定了作品所展示的儿童世界的独特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起始于2013年下半年的基础文化类电视节目,目前又开始新一轮的热播。这些节目给电视荧屏带来了清新的气息,也对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外国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史》、《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这三门课是与外国文学有关的课程,由于它们针对的对象不同,因此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也各不相同。《外国文学作品选》主要是外国文学名篇名章的选读,着重的是作品的阅读和分析,不求文学史意义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外国文学史》即对外国文学发展的脉络和框架进行简洁、明晰的勾勒与描绘,力求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涉及到同一个重要作家作品时,本科段要求对其思想倾向和艺术成就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更为全面的掌握。  相似文献   
10.
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是一部颇有争议的作品 ,学者们的观点大致可分为三类 :全面肯定、全面否定和既有肯定也有否定。笔者认为 :《丧钟为谁而鸣》虽然不是一部完美无缺的小说 ,但确实是一部文笔优美、内涵深刻、有价值的好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