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小学数学中进行Webquest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承军 《福建教育》2002,(2A):42-43
  相似文献   
2.
杨承军 《教育评论》2014,(4):117-119
文章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阐述了对数学模型、数学建模、模型思想的理解,分析了义务教育阶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的意义和要求,并提出建模活动是渗透模型思想的重要载体,进而围绕"模型准备——模型假设——模型求解——模型运用"的流程探讨了数学建模的教学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学生学习“百分数”之后,设计以“北京假日旅游经费预算方案”为主题的基于网络的研究性活动。活动目标:1.巩固对百分数、估算、折扣等数学知识的理解,能比较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经历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提高应用网络信息的水平与提出问题、搜集资料、分析资料、表达成果的能力。3.感受百分数、估算、折扣等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奥秘,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与欲望,对进一步学好数学知识有信心。  相似文献   
4.
杨承军 《福建教育》2005,(8A):40-41
在新理念深入课堂、互动教学成为时尚、“满堂灌”千夫所指的同时,课堂却折射出另一种倾向。许多教师将观念方法形式化与绝对化,“对话”变成“问答”、“满堂灌”转为“满堂问”,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整体性教学内容被肢解得支离破碎,降低了智力价位。为此,笔者对如何挖掘数学课堂互动的深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探究。  相似文献   
5.
要培养学生的数感并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积累经验、形成表象,夯实"数感"基石;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心手相牵,搭建数形桥梁;让学生经历"数学化"、感受过程,发掘"数感"源泉;纵横比较、寻求联系,提高"数感"质量.  相似文献   
6.
浅论群众舞蹈的特征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蹈,是群众文化当中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人们挣脱了束缚自己的一切桎梏,开始按照自己的愿望选择生活,追求人生的价值、体味人生的欢乐,在劳动和学习、工作之余,很多的人民群众加入到了群众舞蹈的行列中来。  相似文献   
7.
8.
长期以来,教学改革没有使教条僵化的课堂获取实质性活力。国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启动,课改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成为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主阵地”初见端倪。课程标准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生机  相似文献   
9.
捕捉生成课程资源 构建动态教学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提出长期以来,教学改革没有使教条僵化的课堂获得实质性活力。国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启动,课改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成为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主阵地”初见端倪。课程标准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活力无限。教师要善于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互相沟通、互相影响、互相补充,引发群体的思想碰撞,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要敏锐捕捉富有生命气息的教学资源,反思教学行为,及时…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怎样才能确保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呢? 一、教学活动中要贯彻内部动力原则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认识需要 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东西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为了有效学习,学生在给定条件下,尽量多地去发现要学习的材料,学习材料生动趣味是学习的最佳刺激,强烈的心智活动所带来的愉快乃是活动的最好报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