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正武 《教育技术导刊》2015,14(11):177-178
翻转课堂的实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早期主要是关于教学视频和互联网的应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与课程不断融合,翻转课堂对技术支持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目前比较常用的翻转课堂技术平台有微课教学平台、智慧学习平台、个性化网络空间、网络学习社区、智慧教室、电子书包等。对上述平台的总体定位、构成、主要功能、应用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为翻转课堂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构建课程群的解时空,按时间维与空间维分别对课程与课程群进行分析,对课程群的普遍性与课程的个性作泛化分析,改变以往按一门课程来制定课程目标和任务的做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程序设计能力一直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等专业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构建计算机设计课程群的解时空,突破传统的程序设计能力培养模式,从课程群的时空角度来重新解释课程任务和改变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3.
构建课程群的解时空,按时间维与空间维分别对课程与课程群进行分析,对课程群的普遍性与课程的个性作泛化分析, 改变以往按一门课程来制定课程目标和任务的做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程序设计能力一直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等专业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构建计算机设计课程群的解时空,突破传统的程序设计能力培养模式,从课程群的时空角度来重新解释课程任务和改变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4.
杨正武 《教育技术导刊》2013,12(10):176-178
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培养一直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阅读能力,是解决学生在程序设计学习过程所存在问题的关键。探讨了程序阅读的方法、规律,并以此为依据通过实际教学对学生进行训练。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掌握程序阅读的方法和规律,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5.
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关系到党的事业成败。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本质的联系,它提供了促进领导干部优良生活作风形成的思想观念源泉和社会文化环境,是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宝贵资源和有效手段。领导干部优良生活作风的形成是廉洁文化与党的先进性建设互动发展的结晶,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6.
以高度体系结构为中心的组件方法是现代软件开发的重要方法之一。开发高可靠、高稳定的动态软件系统是目前组件方法开发的重要领域。动态组件软件系统的核心是动态组件依赖关系,在基于分层业务组件方法上,提出了对动态组件依赖关系进行分析、整理、管理的一些思路、策略,为动态系统开发提供了新的可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国内医院护理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现代护理管理信息系统对护理工作和护理管理水平的作用和意义。以现代管理理念为核心和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构建现代护理管理信息系统,真正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促使护理工作和护理管理水平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培养一直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阅读能力,是解决学生在程序设计学习过程所存在问题的关键。探讨了程序阅读的方法、规律,并以此为依据通过实际教学对学生进行训练。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掌握程序阅读的方法和规律,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主体论的教学思想和理论已深入人心,过去那种单纯的讲义式"教案"已逐渐减少.在进行实施素质教育中,总体趋势决定了必须改革以教师为主体的旧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堂教学结构.因此,作为课堂教学基础工程的教学设计工作,就必须从以备教为主改为教、学结合,以备学为主.于是"学案"设计自然成为当前各学科教师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新课题而引起广泛的关注,笔者就"体育学案"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着许多困难,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培养其能力,这是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