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体育   1篇
  2023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二十三度半     
杨清龙 《师道》2002,(1):47-47
学校文学社邀我去作文学讲座。在准备讲散文创作技法时,我认为含蓄是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文学入门者,理应有所领会。于是,我讲课的题目定为:《含而不露韵味深》。关于含蓄,理论家一般引用恩格斯那句“作家的观点愈隐蔽愈好”的名言,或者以海明威用冰山  相似文献   
2.
花开的声音     
去看桃花的那天,我的心情很坏。满以为进入一个花团锦簇的“市”外桃园会给我的心灵一丝安慰,然而这里的桃花比我想象中的盛景却暗淡了许多,直到我爬上山顶,内心依旧难以逃脱那种忧伤的侵袭。看着山下泛着淡  相似文献   
3.
母亲     
那是一个残酷的日子。我痛恨心脏病,它居然这么快就夺走了那么健康,那么有活力的母亲的生命。前几天她还抚琴吟唱,准备登台表演,人们都说她能活95岁,谁想她才84岁就飘然而去,她远远没有活够呀……我捶胸顿足叩问苍天,这是为什么?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经历过与最亲最爱的人永别的痛苦,从未尝过痛不欲生的滋味。也许是太缺乏思想准备,一旦事情临到自己头上,竟然会觉得绚丽的生  相似文献   
4.
鱼问     
、沂六;沐价~卜公二洲饭个条 护代落日余晖酿橘黄护八 陈浅 )抓 ;一:佣 彩款一纽 久‘金岑耘出困消嚼问坛得决二了 兑‘l布律莽海秘红咖杀一勺一_ 朱头力昌仙神月一川叮以-鱼问@杨清龙!广东阳春  相似文献   
5.
高尔基讲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那么,散文的第一要素就更应该是语言。而文学作品是诉诸感情的,即要感人的,所以,就得用形象化的语言,使之文采斐然,而远离在白枯燥。《百而无信》(大卫作,1998年第4期《散文·海外版》)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借拟人使之形象化。正如作者指出的.以后怕是很难再编两地书了,原因是现代入多以电话取代了写信。然而,“电话与信,似乎是冤家对头”,电话的快捷与信的缓慢形如霄壤。但快与慢是抽象概念,为让人们获得具体印象,作者说:“电话是急脾气,信是慢性子”,既把抽象概念具体化了又让人…  相似文献   
6.
最喜欢的……闲暇的时候,极喜欢做的一件事便是读古诗。若书是那种黄黄的线装书,字是竖排的,且繁体,那便更好。那样,我就是着了长袍的古人了。最喜欢的一句诗是:“野渡无人舟自横。”总觉得那七个字写绝了一种境界,写活了一种幸福,写真了一种人生。这很让我联想起闲云野鹤,梦里看花。  相似文献   
7.
文艺理论家杨匡汉说:“在散文创作中,要求以丰赡的情意、哲思与美感作一次涤滤心灵污垢的巡礼,要求闪射一种浸润了相当文化背景的智慧之光,则是通会前贤之举而非苛求今人之规。”为了表现丰赡的情意,吴昊在《路的随感》中写道,尽管自古以来人们追求走平路,是美丽的祈盼,而事实是总要面对险路、不平路,他引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千古绝唱.道出诗人走不平之路的深叨体会。接着,又揭示走绝路之可怕作者举出项羽、杨玉环、刘禹锡请人的人生之路为例,以此劝慰人们要为”‘绝路逢生”而高兴,要想尽办法“摆脱绝路”。作者恳…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所品尝过的诸多滋味中,‘苦’大概是最复杂、内涵最丰富,因而最具哲学意昧的一种味道了。”《苦的感悟》一开篇便亮出自己的观点,端出自己的体验,点出本文的题旨。全文就围绕这一哲学命题展开阐述,充满哲学品格。凡是哲学意蕴丰厚的随笔,其写法有两个特点,首先,正如刘熙载所说的:“明理之文,大要有二,曰:阐前人所已发,扩前人所未扩。”(《艺概·文概》)对于苦的感悟,大概古人今人“英雄所见略同”,即“人们对苦的东西往往避之惟恐不及”。但作者“扩前人所未扩”时,是从人们喜爱的咖啡、可可、茶三种饮料都是苦,…  相似文献   
9.
向晚的钟声     
向晚的钟声是有脚的生灵,在夕阳的余辉里,在火烧云的簇拥下,在暮鸦归巢的时分,她迈着铿锵的双足,悄悄地潜入我的心头。在心灵的殿堂里.我为她加冕,扶她走上我的王座。她就是我的女神,雍容、高贵、圣洁。我在台阶下毕恭毕敬地站着,满怀着虔诚与热望。我感到自己如同清晨一株带露的向日葵,谦逊地将自己金黄的头颅倾向东方,正接受初升的太阳光芒  相似文献   
10.
杨清龙 《家长》2023,(20):113-115
<正>以生活情境为导向的小学数学微视频教学是一种注重实际应用和情境感知的教学方法,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动手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体验和实践能力。然而,教学资源质量、教师培训和适度使用等问题仍然需要关注和解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