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问是教师贯彻教学意图,获取信息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并发现自己讲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措施,加以补救: 设计得好的提问,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进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都有好处。在谋堂教学中,怎样设计好提问呢? 1.要围绕文章中心,突出重点教学一篇课文提哪几个问题,要根据文章时中心和重点来确定,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问。这样平均  相似文献   
2.
教师批改学生的作文时,一般都要写点评语,也就是“眉批”和“总批”。有人认为眉批针对性强,效果明显,因此喜欢用眉批;有人认为总批纵观全局,总括全文,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评价文章的能力和写作水平,所以强调写总批;还有人认为,眉批与总批都很重要,应该两者兼顾。我觉得这三种意见都有对的一面,但又都带有一定的片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答问和质疑,及时地向教师提供了反馈信息。正确地处理好这些反馈,是非常重要的。有几点值得注意: 首先要尊重所有回答问题的学生。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只要学生的回答是对的,即使不完全符合教师的标准答案,也要予以肯定。就是学生答错了,也要考虑一下其  相似文献   
4.
这篇教案,主要备二年级教材第6课“有关资料”中《劳动人民真伟大》这篇课文,适当联系了本课中其它课文,谨供老师们备课时参考。教学重点、难点:讲清哪些人是劳动人民,为什么说劳动人民伟大;教育学生尊敬劳动人民。理解“劳动人民伟大”和“尊敬”的意思。课前准备:1.教师熟记《劳动人民真伟大》这篇课文的内  相似文献   
5.
三年级是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年级,这个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抓好段的训练。段上能接篇章,下能带词句,抓好了段的训练,不仅能相应地进行词,句的巩固训练,还能为以后的篇章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五年制第六册第四组14课《春蚕》,出自我国著名文学家茅盾的手笔。课文讲的是从前怎样养蚕和母亲养蚕的辛苦,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母亲的无比热爱。根据课文特点,建议教学时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古井》(六年制小语第八册第五课)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有关一口古井的事,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说明了古井的作用,教育人们应该怎样生活和怎样做人。这篇散文选取了一个非常普通的题材,阐明了一个十分深刻的主题,以小见大。全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语言朴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感情色彩,是一篇文道俱佳的优秀教材。教学这篇课文时,建议考虑以下几点: 一、抓好字、词教学课文中生字较多,教师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着重教学“熹、暮、络、绎、筲、漉、瘸、酬、歉”等字。要注意读准“绎、筲、瘸、酬、歉”字音。“熹、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注重潜能开发,面向全体学生。小学语文教学,从教学的本质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就是要使全体学生由学会逐渐做到会学,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贯彻落实。一、端正教学思想,克服“应试”弊端当前,有些学校教学计划未能很好落实,有的教学内容“名存实亡”。如低年级的说话课,真正用来训练学生听话、说话的为数甚少,多被用作非说话内容的教学。教材中安排的一些有利于素质提高的教学内容、课外活动等,也常常被一些“应试教育”的教学活动所…  相似文献   
9.
漫谈解词     
准确、鲜明、生动地解释词的含义,是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 教师解词时,要注意结合整个句子、上下文的具体情况,掌握“词不离句”的原则,科学地讲清词的语法意义和思想意义。讲多义词既要讲清本义,还要酌讲引申义或比喻义。例如“咆哮”,本义是“猛兽怒吼”,比喻义是“人发怒喊叫”或“水势汹涌澎湃”。解词,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实际,做到深浅详略得当,具体形象感人,切忌从概念到概念,越解越难。例如,把“锋利”解为“锐利”,这就越解越使学生难于理解了。 解词方法是否得当,对学生能否深入理解和正确运用所解释的词有很大关系。我常常采取如下方法解词。  相似文献   
10.
小议朗读     
朗读是阅读的一项重要基本功。阅读教学中指导好朗读,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九义”小学语文教材进一步加强了这方面的训练,许多课文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因此,抓好朗读,是落实素质教育,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阅读教学中的朗读,形式多种多样,选择何种形式,依内容而定,读时要有明确的目的,作精心指导。一般地说,讲读课文的朗读,可以按不同的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指导。如在揭示课题后,为了面向全体学生,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