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大众媒体必然要受到冲击,要生存就必须竞争,而对于电视媒介来说,新闻节目是关系到生存发展的关键。面对“第四媒体”的冲击,电视新闻节目如何办出生机与活力,成为电视人乃至整个受众群体所关心的焦点,结论是电视媒体只有进行新闻改革,才能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其原有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2.
作为特定历史环境下出现的"伤痕小说",其经典化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经过时间锤炼的"经典",而是经由一整套文学生产机制诸如国家意识形态、出版、评奖、接受等各个环节的筛选和过滤形成的。"伤痕小说"作为新时期文学的第一个潮流,它顺应了政治思潮、社会心理和文艺模式等一系列以"新时期"命名的历史诉求,它也为其后文学创作的审美本体回归开创了道路。  相似文献   
3.
新锐文学期刊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获得了销量上的成功,传统文学期刊面临巨大的挑战。由笛安主编的文学刊物《文艺风赏》立志成为"青春版《收获》",期刊的栏目设置新颖多样,审美趣味小众、知性,又不失严肃纯文学色彩。面对年轻的读者群体,期刊采用时尚多样的传播方式与读者互动交流;同时吸收多元的文化趣味,展现自己的包容性,力推新人新作。但80后作家在自我突破的成长过程中,过于关注自我,导致作品的现实力度与开放性有所欠缺,这也是青春文学无法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说到《小鲍庄》与"文学寻根"的关系,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毫无疑问地认为《小鲍庄》该归属于这一"思潮",这是今天的文学史给我们的结论。事实上,当我们重新翻阅80年代有关这部作品的文学批评时,会发现这个结论并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理所当然,而是经历一个被反复推翻又重新建立的过程,对这个过程的解读会为我们展现一个真正的有关文学的历史,告诉我们结论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重要的当代作家都选择了家族叙事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其原因一方面是作家创作观念使然,另一方面是基于创作主体对叙事性别的发现。这在许多女性作家创作的家族叙事作品中尤为明显,如王安忆的《纪实和虚构》、徐小斌的《羽蛇》、项小米的《英雄无语》。这些承载女性家族叙事的长篇小说叙事结构和话语形态,分别代表了三个特征:其一是女性主人公居于家族叙事的中心位置,显示出女性本体叙述的话语色彩;其二是由家族叙事的伦理主题,开始走向神话叙事的审美叙事。其三是小说内蕴着神秘、超验的神话叙事。  相似文献   
6.
高职体育课程是高职教育的基础课程,是高职教育及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一部分。构建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的体育课程体系,是达成"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应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作为特定历史环境下出现的“伤痕小说”,其经典化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经过时间锤炼的“经典”,而是经由一整套文学生产机制诸如国家意识形态、出版、评奖、接受等各个环节的筛选和过滤形成的。“伤痕小说”作为新时期文学的第一个潮流,它顺应了政治思潮、社会心理和文艺模式等一系列以“新时期”命名的历史诉求,它也为其后文学创作的审美本体回归开创了道路。  相似文献   
8.
对于家族的书写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一以贯之的主题,而张爱玲的小说则将家族丈化主题中的封建与现代、人性的恶与丑、家族的溃败置放在一种苍凉的情绪基调中,并以其独特的视角为中国现代文学家族叙事提供了重要的家园漂泊的文本形态.对于张爱玲来说,对家族的书写不仅是由于一种文学传统,更多的是源于一种精神需要.她是以家族来映照人生,洞察在俗世人伦中作为独立的人的内心世界,并追问生存的终极意义所在,这也正是张爱玲的小说在现代家族叙事主题方面所显示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当代作家中苏童的长篇创作极为独特,写作领域多变又在审美品格上保持对"飞翔精神"的追求。不论是虚构与重构历史的《我的帝王生涯》,还是在不均衡对抗中以罪与罚主题支撑人性之思的《米》,或是关怀当下人现实处境的《蛇为什么会飞》,这些作品都在试图猜想有关"自我之谜"并触及对当代城市生存境况的寓言式书写。  相似文献   
10.
12月8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贵州就业创业助力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时出台了我省稳就业相关政策措施,把稳就业作为“六稳”“六保”的首要任务,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整合资源,对标对表抓落实,各项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实现预期,全省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