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沈还斌 《语文天地》2013,(15):25-26
春秋战国,是一个列国纷争的时期,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期。诸侯国间战争频仍,互相兼并,到战国时期,七雄并立于中国大地。在这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上诸侯国力量的大小强弱,此消彼长,战战和和,从未停止。在相互牵制的形势下,任何一个国家想单独改变七国并存的格局,都不是易事。各路英雄纵横捭阖,各  相似文献   
2.
《过秦论》是一篇著名的史论,是高中语文传统篇目。作者贾谊以辞赋家铺陈手法、政论家豪迈气势论证秦王朝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武功,而又迅速灭亡的史实和原因,实际上是提醒汉朝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秦灭亡的教  相似文献   
3.
在宋代文坛上,苏氏一门父子三人,犹如三颗璀璨的明珠,光芒四射,尤其是苏轼,最为光彩夺目。在"三苏"中,苏洵,号老泉,二十二岁才发愤苦读,以政论、史论见长,可谓大器晚成。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均少  相似文献   
4.
在宋代文坛上,苏氏一门父子三人,犹如三颗璀璨的明珠。光芒四射,尤其是苏轼,最为光彩夺目。在“三苏”中,苏洵,号老泉,二十二岁才发愤苦读,以政论、史论见长,可谓大器晚成。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均少年得志。在苏轼21岁,苏辙18岁时,父子三人同科及第,一时成为美谈。  相似文献   
5.
在宋代文坛上,苏氏一门父子三人,犹如三颗璀璨的明珠,光芒四射,尤其是苏轼,最为光彩夺目。在"三苏"中,苏洵,号老泉,22岁才发愤苦读,以政论、史论见长,可谓大器晚成。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均少年得志。在苏轼21岁、苏辙18岁时,父子三人同科及弟,一时成为美谈。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新天地的拓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的教学改革,特别是语文教学,是一个最响的话题,但进行了这么多年,似乎是越来越不知如何教学。听专家报告,或别人经验介绍,觉得很在理,也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可实施起来,一节两节观摩尚可,这热劲一过,师生都兴味索然了。因此,一些赛教评选活动,总是在几篇典范文章上花费很大精力,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的教学改革,特别是语文教学,是一个最响的话题,但进行了这么多年,似乎是越来越不知如何教学。听专家报告,或别人经验介绍,觉得很在理,也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可实施起来,一节两节观摩尚可,这热劲一过,师生都兴味索然了。因此,一些赛教评选活动,总是在几篇典范文章上花费很大精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