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科学研究   3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聋校数学实验教材第十册第一单元小数除法中的循环小数是个新知识点,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且抽象,也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聋生虽然对日复一日、昼夜交替、四季周而复始等生活中的轮回现象有一定认识。但由于其听力障碍,因此接触外界的信息比较少,对高度抽象、浓缩的数学概念如“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循环节”等很难理解.因此学习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2.
任现在这个班的班主任已经几年了,总感觉到心情特别沉重。这个班实在是太“活跃”了,一不小心就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发生.而且越是怕出事,班里的麻烦事还越是出得多。为什么现在的聋生越来越不自觉、越来越难管呢?怎么在特师读书时学的特教理论知识、几年的班主任经验都远远不能指导我工作  相似文献   
3.
潘丽芳 《科教文汇》2010,(24):80-80,87
大学数学是高校理工类各专业学生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及思维方式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数学教育应着眼于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以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课文复述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语言实践的有效形式。课文复述有利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巩固所学过的英语知识,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笔者通过强化课文复述这一环节,为学生创造参与机会,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下面,主要谈谈开展英语课文复述训练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前,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出现使得游戏教学出现在初中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虽然游戏化教学并不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但它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特点和方法。假如我们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的魅力,那么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就能够以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为初中信息化教学的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普通话水平测试已在全省各类院校大规模地展开。通过测试,大家的普通话水平有所提高,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下面就谈谈福州地区的人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一、声母方面: 1.z、c、s与zh、ch、sh 福州方言中没有舌尖后音zh、ch、sh,在学习普通话时常把zh、ch、sh读成z、c、s。要区别这两类音,关键在于把握好发音部位。发zh、ch、sh时,舌尖翘起(注意不是卷舌),顶住(发zh、ch时)或接近(发sh时)上牙床稍后的硬腭前端。注意舌的横向是展开的,不要聚拢成条状;舌的边缘与臼齿齿龈靠  相似文献   
7.
“韩如潮”是对韩愈散文“雄健宏伟,浑浩流转”的气势美的形象化揭示,韩文的这一审美特质与其语言上的鲜明特点和卓绝成就分不开。本文试从句式的设计,修辞手法的运用及语言的锤炼三方面入手,阐述韩愈散文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8.
潘丽芳 《广西教育》2011,(20):39-40
老子曾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句话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的道理。班主任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教育过程中班主任的某一个未被注意的细节,恰恰就像一缕阳光,可以穿越阴霾,在学生的心灵中折射出最美丽的光芒。"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细  相似文献   
9.
笔者已是第四次教中年级了,也许是对教材太熟悉了,也许是厌倦了以前因循守旧的教法,也许是不想让孩子们经常面对一成不变的枯燥的书本,也许是自己也想尝试、改变一下。《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数学课程,课堂与生活要紧密联系在一起。"于是,我开始抛弃一些无谓的担心,开始脱离以前备课的框架,开始勇敢地去尝试。  相似文献   
10.
潘丽芳 《知识窗》2014,(12):80-80
英语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开展对话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写作能力和口语能力,让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进而提升学生的口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