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达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境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自己特定的模式。在具体方法上,菲茨杰拉德善于描写肖像、心理、场景,运用对比塑造人物。  相似文献   
2.
杰·戴·赛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1951)的艺术魅力,除了其深刻、细腻的心理剖析和独特的反正统文化之外,还在于其象征艺术手法的成功运用。本文从作品的整体象征和局部象征两层去作评析,以展示小说丰厚、深刻的审美意蕴,进一步揭示现代西方人陷身于生存困境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生活和教学工作中 ,身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比如家庭矛盾、同事之间的矛盾、工作上的冲突、师生间的矛盾、身心疾病等。上述这些因素将产生不良的心理刺激 ,从而造成内心不愉快 ,引起情绪反应。实践表明 ,若教师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或强烈的情绪波动 ,不仅会造成生活节律失调 ,机体某些功能紊乱 ,还会给身体带来多种疾患。同时 ,如果教师将不良情绪和消极心理带入课堂 ,还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融洽的教学环境 ,最终导致教学失败。体育教师不良情绪迁移到教学课堂所引起的不良效果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 ,在体育…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塞林格与东方宗教的机缘谈起,在简述其后期作品中的佛学因素后,重点分析其杰作《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佛学情结。主人公霍尔顿关爱儿童,追求纯真。为了使孩提的天真免于落入成人的腐朽的世界,他苦苦寻求,忧思难迁。守望时刻,恍然顿悟,实现了灵魂的自我救赎和自我超越,作者塞林格也一了自己心中的佛学情缘。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析学的社会文化学派成员认为神经症起源于文化缺陷。本文以《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翁霍尔顿.考尔菲尔德的神经症人格作为切入点,在卡伦.霍妮和埃里希.弗洛姆的心理分析理论的指导下,探究了霍尔顿的内心世界。研究表明,由于其不幸的童年以及他所在的社会文化缺陷,霍尔顿发展了一种以疏离性为主导、自谦性与侵略性并存的神经症人格,表现为焦虑、极度紧张、自我矛盾、自我逃避、高度幻想和自我迷失等特征。  相似文献   
6.
英语学习动机的特征和激发方式摭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英语教育中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的界定出发,分析了成功语言学习者的动机特征和具体表现,并进一步探讨英语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激发方式和相应的问题分析。  相似文献   
7.
作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菲茨杰拉德的学创作风格独特,匠心独运。本试图从分析其小说作品中的部分学意象来探析其隐喻学特征,进而揭示其小说创作主题的重大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种语言的使用不仅因情景、地域的不同而异,也因各种社会因素的不同而发生变异,形成变体,这种变异不仅体现在其语言功能上,而且体现在语言结构上。引起语言社会变异的因素很多,诸如社会经济地位,职业、性别、年龄等,本文在结合一些语言学家和学者的观点基础上,着重从语言功能和语言结构上,浅谈英语中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